吳幼珉:美制裁中國人大常委全體副委員長爲哪般

2020-12-14
吳幼珉
資深時事評論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0-12-14 at 09.41.56.jpeg

特朗普下台前夕,美國推出一系列針對中國的措施,美國務院近日更因香港問題制裁中國人大常委會全部14名副委員長。

在美國實施制裁後的12月10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副委員長王晨出席了中國美國商會晚宴,並發表演說。

外長王毅則批評美國反華勢力企圖把世界推入「新冷戰」,指美在單邊主義道路上越走越遠,成爲國際體系最大破壞性因素。

中國政府更取消美國持外交護照人員臨時訪問港澳免簽待遇;對涉港問題表現惡劣、負有主要責任的美國行政部門官員、國會人員、非政府組織人員及其直系親屬實施對等制裁。

以下是對兩國現階段博弈的評述:

一、國內政局不穩增加美國對外政策的不確定性。

疫情肆虐、經濟收縮、貧富差異和種族矛盾惡化、提升競爭力未果、黨爭撕裂社會,美國國內局勢比預期的更亂。

不時有美國官員過度偏離事實抹黑中國,如稱中國政府隱瞞大量疫情死亡人數、在疆、藏、內蒙等地侵犯人權、指尹國駒爲政協委員等,折射美國精英在尚未找到解決本國問題方案前,通過造謠來轉移國內視線。同時,美方也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的反華法規。

特朗普的一貫手法是激化國內和國際矛盾,以極端立場在激烈鬥爭中爭取和鞏固支持。

特朗普現在仍指控「選舉舞弊」和操弄單邊主義對外政策;美國《新聞周刊》稱約四分之三共和黨支持者不相信特朗普敗選;普京也尚未祝賀特朗普當選。

當前,美國更加分裂,它也使得世界更不安寧。歷史上,希特拉等政治狂人就是利用製造國內外矛盾,把世界引向戰爭的。

雖然中國曾對美釋出善意,但特朗普政府在最後幾十天任期內改弦更張的可能性低,制裁中國人大全體副委員長便是其中一例。

二、「小題大做」,意在定格美國對華敵視政策。

特朗普上台至今,嚴重惡化中美關係和人民交往的氛圍。美國務院在換屆前更對華動作不斷,蓬勃奧是其中重要推手。

因香港問題中止中美立法機關往來,中斷兩國議會不同黨派的聯繫,可謂「小題大做」。

目的是即使美國新政府上台後,也難以一時間作出重大的政策轉變,對華採取務實的外交手段。

三、反常的政治操作。

美國務院制裁全體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他們當中的許多人並不主管香港事務,有的人甚至不是以共產黨員名義進入人大工作。

而那些副委員長又都是中國副國級高官,因而美國此舉針對的是中國及其政權,意圖損害中國的政治架構。

美國務院以非正常手段處理兩個邦交國家間的事務,屬於典型的「新冷戰」手腕。而中美又都是大國,雖然社會制度不同,兩國高層保持接觸有利兩國人民和世界和平。

四、宣示作用大於實際效果。

香港是中國的香港,《國安法》實施進程和力度不會因美國制裁而改變。例如,鍾翰林侮辱國旗及非法集結罪就是在美制裁後的11日罪成的;黎智英在12日也被加控「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等。

中方更會對涉港問題表現惡劣和負有主要責任美方人員來港設限,香港反對派應該對此感到「不方便」。

而行將換屆的美國政府限制中國副國級官員活動難度高,卻不易通過制裁議會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特朗普政府此舉主要是做給它本國支持者看的,宣傳多於實際成效。

五、美國政客的私利。

不論蓬勃奧如何敵視中國,他是特朗普選擇的美國國務卿。兩人在同一利益鏈上,他們是美國當前反華勢力的代表。

台灣當局會把近年美國政客的一些表現看在眼裡,籠絡某些美國政客遠比台獨當局搞「金錢外交」便宜得多,效果還會更大。

六、中美招數對比。

現在離拜登明年1月20日宣誓當美國總統還有一個多月,特朗普政府卻不斷主動生事,盛氣凌人,致中美關係破局。估計在未來30多天,特朗普團隊還會有反華新動作,而且會越發不按常規辦事。

因應美方挑起的事端,中方逐一精準反擊,盡可能不讓局部問題惡化兩國關係的大局。但反擊力度很大,香港是一個例子,台灣亦然。

內地報人胡錫進近日推文稱若美方對台有「大動作」,北京反應會「雷霆萬鈞」。顯示中國政府不希望事態發展到那個地步,但已經有所準備,也對美國和台灣民進黨當局發出嚴厲警告。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中國大陸正在加緊軍事備戰「武統」台灣,最早可能在2027年發動攻擊。中美交惡之際,這似乎是引起國際社會普遍擔心的熱門話題。
    我多次闡明我的觀點:台灣不獨,大陸不武。
    但是這個簡單而意義重大的觀點似乎不被大多數人理解和認同,因為他們聽到和看到太多關於兩岸有可能發生戰爭的揣測以及中美為台海可能發生衝突而積極備戰的報道。

    王向偉  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