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建制派倒林鄭就能贏得市民支持嗎?

2020-12-16
文武
學研社成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0-12-16 at 14.50.39.jpeg

近期傳出消息,指北京突然押後特首林鄭月娥上京述職的安排,由原訂本月10日至14日,改為另行通知。這一傳聞引起不少社會議論,有人借機宣洩對特首抗疫不力的不滿情緒,猜測中央對香港特區抗疫工作表現不滿,故押後述職日期。事件中亦不難看出有部分建制派中人,可能正在嘗試藉機轉換形象,爭取更大的社會支持面。不過,刻意地反政府,由撐林鄭轉變為倒林鄭,到底能否令建制派改頭換面,真正贏得較多市民的支持,值得懷疑。

林鄭在15日上午出席行政會議前的記者會時,被問及押後上京述職之事,她回應指出,述職安排由中央決定,再通知特首,暫未有新消息公布。而社會上流傳的消息則是,林鄭原本已預備好10日先上深圳,做好檢疫後,11日由深圳前往北京述職。但在北上述職前的最後一刻,接獲通知行程取消。

到底北京為何突然押後述職日期,引起社會上的多種議論,但中央的意圖難以猜測,更多人反而是利用這傳聞,借題發揮宣洩對林鄭及特區政府抗疫不力的不滿情緒。一時間,政壇上出現一股建制派倒林鄭之風,各建制派政黨和政客都對林鄭和特區政府的抗疫表現作出批評。在反對派退出立法會後,林鄭及特區政府與建制派之間的關係將會如何演變,值得社會觀察。

在反對派未退出議會之前,建制派是議會內制衡反對派的主要力量,自然而然地變成政府的盟友,在許多政策上必須團結一致支持政府,以免讓反對派有可乘之機。因而,建制派長期被冠以「保皇黨」的標籤,而建制派在社會上的民意支持度,亦明顯地與政府的施政表現有很大的相關性。當政府得到較多市民支持,建制派同樣也能取得較大的支持率,反之亦然。因而,去年修例風波中舉行的區議會選舉,不論建制派多麼努力,也不論他們在地區工作做得多出色,最終都因為政府在修例風波中的表現受到影響,失去大部分的議席。

反對派全面退出議會之後,到底建制派在立法會應充當甚麼樣的角色,發揮怎樣的作用,也是近期熱議的話題之一。有些人認為,建制派應該取代反對派,扮演代表民意監察政府施政的角色,這種想法相信很容易得到多數建制派政黨和政客的認同,因為這樣容易讓他們站到道德高地,擺脫「保皇黨」的負面形象,爭取更大的民意支持。但同樣有人質疑,建制派政黨和政客是否能夠真正取代反對派,承接反對派原有的六成社會支持面。

借疫情反林鄭,甚至借北京押後特首述職安排的傳聞倒林鄭,可能就是建制派意圖擺脫「保皇黨」形象,重新建立他們在議會中的角色,重樹社會形象的一種嘗試。

不過,改變政黨形象並非只靠簡單地反林鄭,或者喊幾句嘩眾取寵的激進口號,就可以發生效用。建制派想要擺脫「保皇黨」的負面形象,真正成為最廣泛市民大眾的代言人,仍要看他們是否能夠真正掌握民意,了解民情。只有真正表達出市民大眾的心聲,真正維護市民大眾的利益,才有可能真正得到最大多數市民的支持。

林鄭上京述職,是中央與特區關係的重要環節。在「一國兩制」之下,建立和維護正常的中央與香港關係,相信這既是中央的希望,也是香港社會和廣大市民的期望,因為只有中央與香港保持良好關係,才最符合香港的整體利益。建制派中的一部分人,如果真的想在特首上京述職一事上借題發揮,製造輿論,恐怕並不是爭取民意支持的正確做法,值得三思慎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如今距離林鄭月娥離任日子不到一個月之際,要評價她的政績似乎有點早。或許要等十幾二十年後,歷史才能給林鄭一個客觀的評價。

    戴慶成  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