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深水埗的客家原鄉

2020-12-31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3391609400360_.pic_hd.jpg

深水埗區出土已有百年歷史的羅馬式柱群,近日成為香港市民的熱門話題。

巨型羅馬式地下蓄水池,紅磚圓拱的建築上有「1909」字樣,整體結構幾可媲美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古老地下水宮殿。有專家稱此古蹟建於20世紀初,甚至19世紀。保育下來,香港又多了一個打卡景點。此處位於九龍半島石硤尾窩仔山,但很多人稱為主教山,因為山的附近不少基督教教堂。

3401609400361_.pic_hd.jpg

3411609400362_.pic_hd.jpg

今時今日的深水埗,是廉價電子電器產品的集散地,遊人如過江之鯽。但很少有人留意,百年前,客家人在這裡耕田種地,並形成為數眾多的客家村。現在深水埗已與又一村、石硤尾、長沙灣、荔枝角、昂船州在行政區劃上同屬深水埗區,但沒有明顯分界而且互相交接。

3381609400359_.pic.jpg

3441609400397_.pic_hd.jpg

逛深水埗,最觸目的也許是唐樓。唐樓是華南、港澳地區乃至東南亞在十九世紀中後期形成的建築風格,當中又混合了西式元素,所以各地方的唐樓又都有本土特色,故此有「新加坡店屋」、檳城店屋」、「廣州騎樓」之稱以作分辨。香港殖民政府在大規模興建公屋之前,除了寮屋,唐樓是港人最基本的居住形態。梁朝偉和張曼玉主演的電影《花樣年華》、任達華和吳君如的《歲月神偷》,都生動展示了「原汁原味」的唐樓生活。

香港開埠以前,深水埗和長沙灣、九龍塘等許多圍村,都是客家村落。村民以務農、飼養禽畜、捕撈,為南來北往的舟楫提供補給及打雜維生。深水埗作為區內最大的村落,順理成章形成最大墟市。貨如輪轉,販夫走卒者眾。

3421609400363_.pic_hd.jpg

3431609400364_.pic_hd.jpg

1911年港英政府刊登的憲報顯示,深水埗區的二十三條鄉村名字:狗爬逕、鴨乪寮、雞笪樹、白薯茛、馬壟坑等。研究香港地方誌的專家沈思認為,村名充滿鄉土味,隱約透露當年村民務農維生的日子,「這些名字現在已不復見,因為都是很小的村,只有幾十至二百來人,隨着1930年代政府開發深水埗而鏟平,把村落搬遷,村名自然沒有了。」

按照城市規劃,移山填海令地方失去地理特徵。但是,舊時的許多地名沒有消失,而是被命名為新的街道。如白田、鴨寮街,保留了原鄉土名,但位置已挪移,只取其字。另一種情形,是仍在原址,但不太文雅的地名「昇華了」。譬如「狗爬逕」正是現在的「九華徑」村。沈思曾說過,「若你跟村民聊聊,他們仍知道那兒以前稱為狗爬逕。狗爬逕正是客家音來的。」

3451609400398_.pic_hd.jpg

另據筆者朋友、中文大學學者葉德平考證,清代康熙復界後,大批無地可耕的客家人響應當時清廷號召,從粵北、粵東一帶移居香港,深水埗是其中的落腳點之一。他們獲得清廷提供的種子、農具,開荒建設新的家園。據《深水埗風物志》考證,當時在區內生活的氏族有鄧、周、曾、李、鄭、蘇、黃、葉、謝、吳及徐等。

3351609400356_.pic.jpg

3361609400357_.pic.jpg

3371609400358_.pic_hd.jpg

「埗」、「埔」及「埠」三字相通,意為深水而無淺灘的海灣,皆可解作碼頭,由此可知深水埗過去是一個深水碼頭。早於鴉片戰爭以前,已經有「深水埗」這地名出現在文獻中。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之後,深水埗已是當時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另有一說法,「埔」在閩粵潮客的方言中,泛指平坦的地方,「深水埔」也就是指碼頭附近的平地。香港在開發市鎮之前,深水埗北端鄉野叫元洲,附近有三個村落,包括田寮村、庵由村、馬龍坑村。元洲地形平坦,有兩條溪流源源不斷,所以適合耕種。上世紀二十年代後期,元洲劃入市區範圍,政府把大埔道和長沙灣道之間的三條街,分別稱為菴由街、田寮街和元洲街。

名字猶在,景物已逝。筆者最近在Facebook的「歷史時空」,看到1920年代深水埗開山劈石填海工程的視頻片段,非常感慨香港風物滄海桑田的變遷。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