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立:香港的核心商業區也有研究自然科學的好地方?

2021-01-20
張卓立
自由身媒體及戲劇工作者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1-20 at 12.23.23.jpeg

月前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TIMSS)發表報告,指該組織早前舉辦考試,參與的香港中小學生在科學的成績倒退。有意見認為,香港學校可以參考西方國家的愉快活動學習,提升學生興趣,進而讓他們對科學持正面態度,加深探究和鑽研。

以筆者個人經驗,香港的中小學生修讀科學,大部份時間都是留在教室,就算老師安排在實驗室上課,到頭來大家還是對著課本和筆記的時間居多。

事實上,探究和實作,是鑽研科學的重要一環。掌握基礎科學知識後,培養科學精神與邏輯,就容易明白自然、科技與人類生活的關係。以自然科學範圍為例,大自然本來存在於我們頭頂上的天空,以及我們的身邊,不需外求於郊外,也不需訴諸複雜的儀器,有心的話不易找到觀察大自然的機會。

根據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統計,香港有235種蝴蝶生活,其中有48種可以在一個公園找到。這公園還有68個品種的鳥類,和無數的草木花卉。筆者還記得,到公園觀鳥園,有許多不同顏色的蝴蝶在人們身邊翩翩飛舞,絲毫沒有懼色。這片土地由山腰往山腳延伸,也有小型的山谷,大致保留天然形成的山勢,將之形容為市區中的綠洲也不為過。

那就是位於香港島金鐘的香港公園。提起香港島的金鐘,大家的印象,多數是那裡的好幾家大商場和酒店,但在高樓大廈重重包圍中間,就有一片這樣的百花爭輝,百蝶爭豔,百鳥爭鳴的景色。只需從地鐵站走幾分鐘,學生就有機會觀察活生生的動植物,還可欣賞大自然的美好,不正是研究自然科學的好環境? 

而且這裡也保存公園前身──域多利軍營的舊建築物,也有茶具文物館一所,可以順道認識歷史和文化。

科學就是生活,也是歷代人類對大自然的體會,以及對創造新事物的哲理。推動科學教育並不一定複雜,我們不難找到適合的空間觀察與思考,開展對科學的興趣。

 

作者電郵: cheung_cheuk_lap@hotmail.com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周末港客北上消費過關大排長龍,與此同時,香港的獨特優勢吸引着內地人赴港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形成了一個香港、內地「雙向奔赴」獨特現象。

    薩日朗  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