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聚嶺南》香港醫療改革與科技創新

2021-02-10
 
AAA

 shutterstock_1616221906.jpg
作者:嶺南大學研究生院及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教授黃耿華博士

香港醫療體系以其高效和優質的服務而一度聞名於世。作為全球最繁忙、工作壓力最大的地區之一,香港的人口預期壽命之所以名列世界前茅,其醫療體系功不可沒。學術界一般將香港的福利制度歸類於「補缺型」(residual),因政府對大部分社會福利項目持謹慎態度;難能可貴的是,在醫療方面,香港政府反而十分慷慨,通過財政資助公營醫療,爲每個市民提供「普惠的」(universal)終身醫療服務,確保市民不會因為經濟原因而得不到所需的治療。
不過,隨着人口老化,慢性疾病患病率升高,導致醫療服務需求持續增加,香港公營醫療機構常年「超負荷」運轉及門診輪候時間不斷拉長,醫護人手短缺問題亦日益凸顯。近年來,季節性流感及其他傳染性疾病頻發(例如SARS和COVID-19),使許多醫療服務受到嚴重干擾,非緊急醫療服務甚至被迫暫停,這些都使香港醫療體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當然,政府採取了多項措施試圖改善現狀,例如,強化以社區為本的基層醫療服務,以期通過早預防早保健「跑在疾病之前」及爲公立醫院分流;推出「自願醫保」等計劃,以期擴展融資管道,減輕醫療公共開支的壓力;嘗試通過修例引入更多海外醫生,以期紓緩本港醫生短缺問題。
然而這些措施又常常被批評「進展緩慢」、只是「解決一點」,不能解決香港醫療的「系統性問題」。事實上,自1999年「哈佛報告」(香港政府委託美國哈佛大學專家為本港醫療體系全面研究後所作的報告)發表以來,醫療改革一直是香港的政策重點之一,但改革成效並不顯著。

28.jpg
近年來,醫療科技迅猛發展,歐美國家紛紛引進新技術來完善疾病及醫院管理。通過科技創新來提高醫療服務效率是未來趨勢,這或許也是香港醫療改革的新出路。例如,「遙距醫療」不僅能縮短病人的時間成本,還能避免醫生與病人近距離接觸,提高相關的服務效率。更重要的是,「遙距醫療」能使很多非緊急醫療服務在疫情期間照常進行,減少病例擠壓及疫情後問診量的暴增。
在剛剛發表「行政長官2020施政報告」中,政府已經提及可通過「遙距醫療」技術來調整醫院服務模式,明確指出「利用視像會議技術為病人提供服務」,「通過在鄉公所設置相關設施和採用電子支付方式,為居於偏遠地區的長者提供遠程醫療服務」。
雖然「遙距醫療」並不能解決香港醫療體系的所有問題,但至少表明政府已經注意到科技創新在醫療改革中的作用,這是可喜的一面。我們期待更多的科技創新被引進香港醫療體系,共同推動醫療改革的發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