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旭:新常態的兩會怎麼開

2021-03-08
 
AAA

121.jpg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一名外媒同行說,要不是發現上周網購的東西從上海寄到北京花了整整四天,包裹還貼上了兩張「已安檢」標籤,還真沒感覺兩會就要開了。

去年因疫情影響,中國打破自從1990年代形成每年3月上旬召開兩會(全國人大、政協年會)的慣例,把這件中國政治生活中的年度大事,推遲到了5月下旬,會期也縮短到八天。

如今疫情受控,兩會又如往年,恢復到了3月上旬召開。可經歷了一場疫情,兩會卻發生了變化。

全國政協會議明天下午開幕;按照慣例,在非換屆年份,兩會通常舉行13天左右,全國政協會議比全國人大會議提前兩天召開。而今年的全國政協會議,只比全國人大會議提前一天召開,據了解,整個會期很可能和去年一樣,縮短到八天。

往年數千名中外記者跑兩會的盛況,今年同樣不會出現。為防控疫情,此次兩會僅邀請駐京的中外記者採訪。即便是成功註冊報道兩會的記者,也無法像以往那樣,憑着一張兩會採訪證,隨意進出各個向媒體開放的場合,只能到「雲端」,通過網絡、視頻、書面等形式約訪。

會期縮短、節奏加快正成為兩會的新常態,這樣的改變對兩會是好事嗎?

最樂見兩會會期縮短的,大概是北京市民。每年這個時候,數千名代表委員從全國各地到北京共商國是,城市幾乎被兩會徵用,一切都得服從於兩會,兩會曾一再受到資源浪費和擾民的質疑。

隨着這些年兩會紀律管理加強,各代表團食宿一切從簡,會場外杜絕宴請應酬,兩會浪費的風氣有了明顯改善。不過,中央與地方高官、軍人、商界、學界、宗教界等代表齊聚北京,會議期間的交通和安保無法削減,各種交通管制、郵件包裹二次安檢等,仍給民眾帶來諸多不便。

縮短會期後,兩會節奏明顯加快,代表委員在更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履職,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參政議政上,而不是把兩會當成鬧哄哄的政界聯誼會,或是個人的「秀場」,這也不是一件壞事。不過,在中國特殊的政治環境下,相對開放的參政議政場合本來就極有限,兩會多年來也一直被詬病流於形式。縮短會期後,兩會需要討論的複雜課題,是否能夠得到充分討論,各種不同的意見是否有機會表達?

對報道兩會的媒體而言,新常態下的兩會也是「讓人歡喜讓人憂」。

得知今年兩會的採訪方式後,跑了多年兩會的同行都預見到,今年大概率又無法「上會」,即無法到兩會現場做報道。好處是不用披星戴月前往人民大會堂,在北京初春的瑟瑟寒風中排隊等候進場,也不用在大會堂、新聞中心和代表委員的駐地來回奔波,一邊趕場一邊趕稿。

這也意味着兩會報道的呈現很可能失去鮮活和生動的現場,而是停留在圍繞大政方針的演說、官媒一板一眼的政策報道、電視里恢弘的會場和代表委員熱烈的掌聲。

倒不是說兩會只有花邊新聞才能吸引眼球,但相對嚴肅沉悶的兩會期間,這些話題往往是突破口,讓兩會在民間保持熱度,甚至形成良性的官民互動。改變兩會高高在上的形象,拉近兩會和普通人的距離,還能推動和民眾切身相關的決策。

作為媒體,尤其是駐華外國媒體,大家也關心這扇近距離觀察中國政治的難得窗口,在新常態下會不會以防疫為由而關上?

從前的兩會,除了最重要的開閉幕式以及兩會結束時的「重頭戲」總理記者會,還有一個很多記者關心的環節——人大各地方代表團的開放活動。

由政治局委員擔任地方「一把手」的省市自治區代表團開放活動,尤其受到關注。一些明星官員的風采,脫稿也能侃侃而談的自信讓人印象深刻;令老記者難忘的,還包括2012年重慶代表團的開放活動。那是前中共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轟然倒台前最後一次直面媒體,回應了轟動一時的「王立軍事件」。

官方當然不希望看到負面新聞搶走兩會的焦點,上述情況也只能算是特例。更多時候,發言代表會對着稿子照本宣科,地方黨政「一把手」現場回應媒體的問題也都中規中矩。不過,由於中國政治鮮少向外界開放,兩會可能是唯一能較近距離觀察到身居高位的中國官員,一窺他們之間互動,甚至是他們與媒體互動的場合。有一個詞「監督」,這些年似乎已不大流行,但為政者接受監督依然有其積極意義。官員在兩會上、在眾人眼前、在鎂光下公開活動,也能算是一種監督。  

中國在疫情前的兩會,往往會邀請大量世界各國的記者,展示開放的姿態。如果因疫情原因,新常態下的兩會無法像以往那般開放,那當局能否設法打開更多其他的窗口?畢竟一個站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國,需要世界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中國,從而與外界產生積極和良性的互動。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中國高層希望把兩會打造成嚴肅的議事平台,極力避免不和諧的聲音,即便在疫情暴發前的那幾年,兩會的紀律約束已在不斷收緊

    楊丹旭  20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