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聚嶺南》跨境科研合作背景下加強學術人研究倫理教育的意義

2021-05-21
 
AAA

 shutterstock_1032426220.jpg

作者:嶺南大學 政策研究院 研究助理教授 陳佳欣博士
           復旦大學 復旦發展研究院 助理研究員 杜曉馨博士

高校是社會開展學術活動和科研創新最為集中的組織機構。因而,高校的學術研究倫理水準不僅是整個學術圈倫理文化形成的根本;對於粵港澳大灣區內的高校而言,形成三地互認共識的學術研究倫理規範更是建設國際化科研團隊、持續開展跨境科研合作、分享科研成果、共創產學研合作發展之路以及實現區域聯動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筆者認為,構建共識性學術研究倫理文化的核心是對學術人研究倫理規範的培養。這裡的學術人應包含教科研人員、行政管理人員和全體學生。

筆者在一項基於上海兩所高校進行的研究倫理規範的保障機制的調研中發現,當前內地高校在研究倫理規範的教育培訓方面普遍傾向於學術型研究生群體,且以導師示範引導為主,相關課程培訓為輔,且多採用發放相關學習資料自學、院系層面自行安排講座、選修課或網路課程等方式,缺少對本科生、教科研人員和行政管理人員的學術倫理宣傳途徑和系統培訓機制。
這樣的培育機制首先是對高校教師的個人指導和示範作用的依賴與挑戰。誠然重視教師作用無可厚非,但這在很大程度受限於教師自身的研究經驗和對研究倫理的認知,也容易產生授課內容不全面的問題,且這種教育過程很難獲得有效的品質監督。

其次,隨著愈來愈多的內地畢業生選擇來港澳高校就讀授課式碩士課程,這對港澳高校研究生的學術研究倫理規範的培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筆者在參與嶺南大學授課式國際高等教育與管理文學碩士项目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在內地高校獲得本科學歷的學生對學術研究倫理規範的認知有限,對於研究倫理所包含的範疇、基本原則、有責任的研究行為的界定、研究者的社會責任、署名規範以及學術研究倫理審核制度等方面的瞭解也較少。而組織、參與、領導和管理學術活動既是該碩士課程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這種項目管理能力也是畢業生未來進入勞動力市場需要掌握的重要就業能力。

shutterstock_1627443829.jpg

儘管香港高校已經為授課式碩士課程的在讀學生提供了相對完善的研究倫理審查機制和詳細解讀資料,例如香港大學授課式碩士生如計劃進行涉及人類为研究对象的課题時需要通過統一的學校平台提交倫理審查報告,由相關學科的老師對研究計畫進行審核。筆者在嶺南大學所教授的課程中也有意識地安排了與研究倫理規範相關的內容供學生討論,並組織講座就實際問題與學生對話。此外,嶺南大學研究生院還向本碩博學生開放了學生研究助理資助專案,讓學生有機會親自與研究者合作,瞭解研究設計和實際調研過程中需要考慮的研究倫理問題。

但必須承認,第一,學校層面為授課式碩士生提供的研究倫理規範的指導仍然以線上參考資料為主,並沒有提供相對系統的課程;第二,以上的教學實踐儘管有助於培養學生理解和掌握學術研究倫理規範,便於他們未來與國際化高校科研團隊對話,但對於具體問題的指導仍然依賴於授課教師和論文導師跟進,學習內容同樣受限於教師的學習背景、研究專長和學術經驗,無法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知識體系。

其實,國際上對於研究倫理的定義和標準一直處在不斷革新的狀態下,而且不同學術文化環境下對於研究倫理規範的界定和解讀也可能存在不同。因此,不僅是學生,研究者和行政管理人員也同樣面臨與不斷變化的國際學術倫理規範對話的挑戰。

因此,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跨境高校科研合作背景下,筆者建議,各地高校應合力推進區域通用的研究倫理課程和學習資料的開發,供高校不同學科參考選擇,為校內各類學術人提供系統性的學術研究倫理教育,以便形成相互理解的話語體系,從而使高校在進行跨境科研合作和科研管理時,能夠在學術研究倫理規範上形成共識,在開展科研創新的同時更負責任地進行科學研究,以吸引更多國際合作者參與到粵港澳大灣區高校跨境科研合作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