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達:何俊仁欲言又止的反思

2021-06-02
李伯達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福山智庫研究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6-02 at 09.51.37.jpeg

民主黨前主席何俊仁曾是筆者欣賞的政治人物,雖然五短身材其貌不揚,但身上有一股堅韌和執著,身為律師的他當年敢為「十姑娘」打官司,被打得頭破血流也不退縮,為他贏得「鐵頭仁」美譽。但這位「民主老將」在2019年的修例風暴亦迷失了方向,因國慶遊行案被判囚18個月。

何俊仁在入獄前接受媒體訪問,回首即使2014的雨傘運動,中央未有大幅改變對港政策,「那時候,大家和理非,它未反面的」;至2019年的社會運動、區議會選舉變天,「它不忍你了。」總的想法是,「小朋友不認識時代局限,其實對共產黨是欲速不達,不可以用暴力,但要用和理非……我們不贊成暴力,但後生仔不喜歡我們這樣說,所以到最後我們都要付代價,整體的代價,這就是大時代」。

雖然欲言又止,這位「民主老將」風暴之後還是作出深刻反思,重新回歸「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指出暴力之路不通。這種反省精神是值得歡迎和肯定的,好過一味歸咎他人,一味譴責北京「摧毀『一國兩制』」。

何俊仁過去的政治主張並不激進,因此當年走進西環與中聯辦高層會面,彼此作出妥協,通過了政改方案。與何俊仁亦師亦友的民主黨元老司徒華,在回憶錄盛讚何是「民主黨歷來最好的主席」,「能夠忍辱負重,沉著應戰,即使被人責罵,都能夠堅持意見。」

但可惜的是,何俊仁在2019年也迷失了,竟然喪失原則,忘記了自己曾經主張的「不是靠一時的衝擊可以得到民主,也不可以用人民力量逼政府投降」,服膺於「不切割、不分化、不篤灰」,為暴徒打掩護。也許他當時亦不贊同暴力,但因為「後生仔不喜歡我們這樣說」,就不敢發聲。為了討好「後生仔」,贏得掌聲,他反而一味譴責警暴,實質上就是縱容黑暴。這也是激進的群眾運動最恐怕的地方,當成為群體一員後,為了獲得認同,就會喪失理性和責任感,人云亦云,容易變得偏執和狂熱。

將軍一去,大樹凋零!自從司徒華死後,民主黨少了主心骨。何俊仁走上「歪路」,可能也和他近年與司徒華眼中「政治幼稚」的李柱銘走得太近,成為黎智英的食客有關,受他們影響而無法自拔。

1989年6月7日,支聯會本來準備當天舉行遊行集會,但司徒華收到消息,有不法之徒擬製造事端,製造騷亂,立即下令取消集會。三十年後,何俊仁竟然在10月1日國慶日,帶頭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當時勇武派已經事先張揚要將「國慶」變成「國殤」,事實上就是「『和理非』搭檯,黑暴唱戲」,沆瀣一氣。當晚的戰況暴烈,如果不是警方克制已經發生流血事件,正如主審法官胡雅文直斥,所謂集會屬「和理非」是「天真而且不切實際」。

何俊仁十年前曾經出版自傳《謙卑的奮鬥》,此次入獄長達一年半,應該再度執筆,寫下這十年參與政治運動的心路歷程,總結經驗教訓。如果他真的愛護後生仔,更應該進一步深刻反思,不必「就住就住」。討好「後生仔」沒有用,無論如何討好你在他們眼中都是阿叔!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對於香港新的政治環境和選舉生態,非建制派顯然並未能適應,心底裡仍然是排抗新的選舉制度,但同時,完善後的選舉制度,絕不可能是「一時」之制,將會一直沿用並成為香港政制發展的「新路徑」,這意味拒絕接受新選制,不只是缺席一屆的選舉,而是永遠隔絕於香港選舉之路,這樣政黨就沒有再存在的需要和意義。非建制派如果接連拒絕參加新的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意思已經非常明確,就是「永別選舉」,這樣其成員就要思考出路問題,不想選的可留下,想選的化整為零,劃清界線,丟掉包袱,輕裝上陣,似乎是唯一出路。

    韓成科  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