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正察:港深合作構築國家生物科技基地

2021-07-02
政策‧正察
團結香港基金政策研究院
 
AAA

2323.jpg

文:水志偉(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總監及經濟發展研究主管)、曾文軒(助理研究員)

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在香港進行得如火如荼,除了市民熟悉的科興疫苗外,國藥疫苗亦是國家獲得世衛認可的緊急使用疫苗。另一邊廂,我們優秀的醫學專家除了肩負重任奮力控制疫情外,亦在背後默默耕耘投入於疫苗研發。港大醫學院袁國勇教授參與的團隊成功自主研發出全球首款噴鼻式疫苗「衞活苗一號」,並於五月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疫苗現正由港大臨床試驗中心主理牽涉一百名參加者的第一期臨床試驗。然而,疫苗仍要進行後期試驗才能推出市場,當中第三期臨床試驗估計牽涉最少一萬名參加者,需要到境外招募對象進行多中心(multi-center)研究。

港深合作孕育國家新機、兩地合作模式縱橫多變

國家生物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中央更於今年3月發佈的十四五規劃中,繼續把生物醫藥定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恰好提供機會讓香港反思並確立自身優勢。事實上,香港的基礎研究蜚聲國際,成功轉化落地的研究成果亦與日俱增,不少香港現正使用的新冠病毒測試技術亦為「港產」技術。為促進更多科研成果產業化,一河之隔的深圳正是進入國家龐大市場的門戶。作為國家創新之都,深圳生物醫藥產業2020年增速達24.4%、位居市內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之首。

的確,香港和深圳作為大灣區兩大中心城市,兩者能否互相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成為了能否發動灣區核心引擎的關鍵。儘管推動港深生物科技合作的論述並非新猷,且坊間近年亦提倡由香港進行基礎研究、在深圳轉化落地的「前研後產」模式,但從「衞活苗一號」的例子可見,香港的基礎研究實力亦使其精於藥物及疫苗臨床試驗,在生物科技價值鏈中可擔當重要角色。香港的臨床試驗數據屢獲中國、美國、以及歐洲藥監局的認可,港大臨床試驗中心更是國際臨床試驗中心聯盟創始成員之一,與哈佛及劍橋齊名。

香港的臨床試驗優勢更能創造巨大的外溢效應。面對香港病例數量不多、難以獨自完成後期臨床試驗的情況,事實上,港大臨床試驗中心正籌備在深圳成立分公司,向內地引入國際臨床試驗管理經驗,提升國內醫院的臨床試驗水平。香港除了能為國家現代化作出貢獻外,亦能確立自身作為國際臨床試驗中心的地位,擔任統籌中港多中心後期試驗的角色。而「衞活苗一號」的後期臨床試驗,正是可以由香港統籌兩地完成。

23.jpg

香港理應把握河套區機遇夥深合作

香港在生物科技價值鏈條的角色,以及港深兩地的分工合作模式確實值得認真梳理。國家拍板建設的河套深港科技合作區正恰好提供機會予兩地就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博採眾長。

對岸的深圳市政府至今已發佈多份發展生物醫藥的政策文件,並於去年8月特別就河套深港科技合作區深圳園區發佈規劃藍圖及支持措施,旨在對標香港及國際上最有利於科創的機制,現在更正籌備邁向2035年的中長期規劃。可是,香港仍未就河套區香港園區作出周詳的產業規劃,以透過合作加強技術轉移及產業發展。隨著國家矢志再創高峰,香港理應當機立斷,刻下積極探索與深圳的適切合作模式,以充分發揮兩地優勢,合作構築國家生物科技基地。

延伸閱讀
  • 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與醫藥生物科技公司合作,開發「手提近紅外光譜(NIR)快速鑑定中藥系統」,能辨識藥材的真偽和品質。系統更可分辨「同屬近親」的藥材,甚至鑑定中藥的級數。

    鄧淑明  202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