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正察:河套建成大型研究機構 促成港深生物科技合作

2021-08-06
政策‧正察
團結香港基金政策研究院
 
AAA

文:水志偉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總監及經濟發展研究主管、曾文軒  助理研究員

香港大學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噴鼻式疫苗「衞活苗一號」剛完成一期臨床試驗階段。事實上,位於內地的廈門大學及北京萬泰生物均為港大上述疫苗的研發夥伴,跟不少海外研發疫苗,如牛津-阿斯利康疫苗及輝瑞-BioNTech疫苗一樣,均由多於一個機構合作研發。確實,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技術轉移,均需要跨學科、跨院校的合作。

設立大型研究機構促進跨學科、跨機構合作

新冠疫情確實顯示了跨學科、跨機構合作抗疫的必要。近年來,世界各地坐擁頂尖大學的地區均陸續建立跨學科、跨機構的大型生物科技研究機構:美國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正是由麻省理工及哈佛共同建立,而英國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則是由數間著名英倫機構組成。這些大型研究機構均配備龐大資金和設施供成員機構共享,透過合作研究解決日益複雜的生物難題。這不但吸引頂尖人才進駐,亦為下游生物科技企業提供前沿科研的支持,連接學術界和業界,加強推動區域內前沿科技產業化。

11.jpg

港企「英科智能」跨學科、跨機構抗疫

鑒觀本港「抗疫」例子,儘管香港並沒有同比的大型生物科技研究機構,但合作抗疫均有先例。以藥劑製品研發初階段「藥物發現」(drug discovery)為例,在過程中需確立能夠治療疾病的候選藥物(drug candidate),才能進入臨床前研究及臨床試驗階段。負責藥物發現、被《福布斯》評為全球二十大人工智能藥物研發企業「英科智能」的全球總部正是座落於香港科學園。英科智能利用人工智能協助迅速找出候選藥物,大幅減低新藥研發的成本及時間。

英科智能採用的人工智能及生物科技跨學科應用模式吸引了不少大型製藥公司青睞,美國的強生、輝瑞,日本的安斯泰來、大正製藥均與其合作。英科智能更早在去年2月發布了用於對抗新冠病毒的新型分子,而企業亦意識到「抗疫」的科研過程無法獨善其身,決定與科學家免費共享新型分子,加快研發進度,實行跨機構合作共同抗疫。若這個模式能夠規模化,則為建成生物科技創新高地一大創舉。

22.jpg

港深大學應於河套共建大型生物科技研究機構

隨著國家對深港河套的戰略性規劃,港大、中大、科大可主動聯同深圳先進院、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等深圳院校,與其他大灣區內現有的平台和設施合作,於河套共建跨學科、跨機構的大型生物科技研究機構,以有效發揮香港多所大學的科研實力,並與深圳產生協同效應。

這個機構還應遵循三大原則:把握前沿機遇,以專注研究前沿科學領域以及仍未解決的重大醫學問題,除了包括現時肆虐的新冠病毒病等新生傳染病,亦可主力研究長者常見疾病及罕見病等重大問題;致力解決地區醫學難題,例如分別在中國及東南亞常見的原發性肝癌及鼻咽癌;在運作上獨立於成員院校,以避免受到成員院校的行政或財政限制,確保有長期、穩定及充裕的資金支持研究。

若港深攜手於河套建設大型生物科技研究機構,並著力研究最前瞻科學並具科研獨特性的地區問題,將有效吸引國際頂尖專才進駐河套,並能持續培育產業人才。而這個機構更能成為「錨機構」,以卓越的中上游基礎及應用研究成果吸引龍頭企業進駐河套,實現全鏈條合作,終建成港深生物科技創新高地。

 

延伸閱讀
  • 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與醫藥生物科技公司合作,開發「手提近紅外光譜(NIR)快速鑑定中藥系統」,能辨識藥材的真偽和品質。系統更可分辨「同屬近親」的藥材,甚至鑑定中藥的級數。

    鄧淑明  202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