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勇:移民倉促抉擇何如悠著點

2021-07-22
楊華勇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7-22 at 10.45.13.jpeg

近期不少人移民離開香港,機場處處離愁別緒。英國宣佈為BNO港人提供移民入籍途徑,計劃今年1 月底啟動,首季有逾3.4 萬人申請,5600 個簽證獲批,另外英方還有所謂「LOTR」的短期特殊安排,尚未獲發BNO 簽證的港人,可於入境時申請過渡准許證。英國宣佈「特許入境許可」(Leave Outside the Rules,LOTR)於7月19日屆滿,不少計劃移民英國的家庭趕在限期前出發,赤鱲角機場再次出現離港人潮,大大小小的拖篋,老中幼幾代人「生離死別」話別。

急急移民的人往往沒有想過怎樣謀生

當下港人移民情況,跟1980 年代移民潮有重要差別,值得留意的是,有別於較年長的一群,30歲以下土生土長港青想移民,政治因素未如想像般大,本地就業環境、物價和樓價等,反而是影響他們考慮的重要因素。

英國正面臨新冠疫情和脫歐動盪雙重夾擊,國庫虧空,可趁吸納BNO移民大撈一筆。據英國內政部估計,5年內將吸引近百萬港人移民,未來5年內英國在稅收上,可因此額外獲近30億英鎊(約304億港元)淨收入。英國公然要透過BNO計劃吸金,包藏禍心,吸盡港人資產以支撐英國經濟衰退,港人千萬不要上當。

去與留是個人選擇,移民外國生活並不容易,上一輩回流港人有深刻體會,據回流的港人透露,當初排除萬難移居到英國,但他們在當地的工作和生活上就飽受白人歧視,不但被刻意孤立疏離,甚至連賊匪都專向他們下手,而當地員警部門見受害者是港人就冷處理。最終,不少居英港人適應不了英國生活,最後還是回流返港,原有職優薪厚的工作弄丟了,原有豐富的人脈關係斷裂了,原有如魚得水的生活環境改變了,不但錢花光了,樓房也一早賣掉,回港後樓價太高買不起,只能從頭來過,淪為弱勢社群。

香港長久都是一個人來人往的移民城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已經有,故此有作詞家形容香港是借來的美夢,大家當作是中轉站。現時急急移民的人,他們往往沒有想過怎樣謀生,也沒有想過拋下父母遠走他方後的安排,總之就是見一步行一步。

Krish Kandiah年初創辦網站UKHK,網站調查發現,逾八成受訪者的教育水準為大專、學士或以上程度;七成受訪者的家庭資產有10萬鎊(約107萬港元)或以上。就業方面,55.7% 的人未開始求職, 42.5% 受訪者有意到英國創業,當中74.4%介乎30至49歲。移民英國的人賣了樓、辭了工,在港什麼都沒有了,五成人在英國未找到新工作,四成「準備創業」,即是九成都是工作無著落,100萬港元吃穀種,如此倉促的抉擇,真是莫名其妙的別離。

申請英國BNO移民計劃移民英國的港人,可能會被取消中國國籍、投票權及禁止擔任公職人員,甚至失去香港永久性居民享有的應有權利和福利待遇,變成「兩頭不到岸」,墮入「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尷尬失落境地。

大家夠膽去英國嗎?英國扮好心,力推BNO移民政策,大量吸納香港人才與資金,但卻因為疫情關係,赴英的人數增長緩慢,英國當然想把到口的肥肉盡快吞了,所以英國政府急不及待決定在7月19日取消社交距離措施,急於把香港人入境檢疫措施放寬,希望以BNO申請移民的人快點動身。英國確診總人數500多萬,染疫死亡人數超過12萬,俱排全球第7,再加上變種病毒肆虐,解封令人憂慮。難怪香港專欄作家屈穎妍《給企圖移民者的祝福》諷刺說:「所以,我祝福他們,祝他們身體健康,因為他們剛剛趕得上英國大解封,那裏真的很自由,市民不用戴口罩,酒吧餐館沒有限聚令,大家可以聚在球場睇波、擠在百貨公司購物,自由呼吸新鮮空氣,不,應該是自由呼吸新冠空氣」。

香港前景是非常之好

在回應香港近期出現所謂「移民潮」時,特首林鄭月娥指出,香港在歷史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個所謂移民的趨勢,特區政府只會堅守香港市民在基本法下享有的出入境自由。「如果你真的要我向已經移民、正在移民又或打算移民的香港市民說一些話,我會告訴他們,香港的前景是非常之好。」

其實一些港人因為之前黑暴攬炒事件,情緒受到影響,才申請移民英國,但冷靜下來,當然想到放下香港一切殊不容易,未計英國「錢途」堪虞,單是疫情已經是令人卻步。理智的人,都不會倉促作出移民決定,不會隨便放棄職業,賤賣樓宇,去面對不可預知的將來。上一代的移民家庭,都是經過探路、鋪排,才會連根拔起。

香港是一個地域狹窄、資源匱乏的細小經濟體,上個世紀,港人憑借放開矛盾、攜手打拚的獅子山下精神,創造出東方之珠的世界奇跡。今時今日港人對於香港前景出現「信心危機」的原因固然錯綜複雜,然而香港長期以來積累的社會、經濟、土地問題卻都是眾所周知的推動因素。但是,這一切都會改變。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7月16日在全國港澳研究會研討會上,雖以《國安法》一周年為題,卻暢想新中國成立一百年之際的香港願景,提出四大期盼。第一層期盼首先著眼於經濟社會層面,特別強調「現在大家揪心的住房問題必將得到極大改善,將告別劏房、『籠屋』」;第二層期盼聚焦於港人的全面發展,「全體市民都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第三層期盼「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最後一層則放眼全球,期盼香港「成為全世界都為之心馳神往的新的東方明珠」。

四大期盼,同樣是中央對於香港特區管理者的明確要求,特區政府應設法解決社會深層矛盾,告別劏房、籠屋,重建社會向上流動階梯,必須讓香港青年有廣闊就業創業舞臺,有機會追逐自己的夢想。

其實「一國兩制」從來都是為香港保留彈性空間、作為兼取中西所取的理念,夏寶龍對香港未來的「暢想」,絕非「未來的事,而是要從當下開始,香港一定能夠邁向更光明的未來。移民倉促抉擇,何如悠著點?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統計處指,今年人口上升,主要由於期間錄得17.4萬名香港居民淨移入,包括3.1萬名單程證持有人的移入以及14.3萬名其他香港居民的淨移入。其中在短短約7個月,各項新增或經優化的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約120,000宗申請,批出超過75,000宗,其中「高才通計劃」反應尤其熱烈,接獲超過41,000宗申請,批出超過30,000宗。這些切切實實的數字充分反映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下的亞洲國際都會魅力依然。

    楊莉珊  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