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韋瑋:規劃新界為香港商業中心

2021-08-31
劉韋瑋
資深傳媒人及香港經濟民生聯盟副行政總裁
 
AAA

1212 (9).jpg

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本周來港,分別在政府總部及立法會向行政機關及議員講解,並分析香港如何可以把握「十四五」機遇,融入雙循環格局,內容全面、豐富。令到香港人有了更清楚方向,為香港未來發展提供明確清晰指引。

特首會後很有信心表示,香港一定會把握到「十四五」機遇,落實融入雙循環格局。作為香港人,聽到特首這樣說,當然對香港未來發展充滿憧憬。惟說到要做到,其實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任務。因為將涉及一個龐大的城市規劃改革工程。為配合融入大灣區雙循環格局,本港的金融經濟及商業發展重心,必須逐漸北移至新界,對當局傳統規劃觀念將會是一次極大調整,亦會是一次非同小可的大挑戰。

本港的城市規劃,傳統以港島中環金鐘為核心,集行政、金融、經濟於一區,油尖旺、灣仔銅鑼灣則為主要商業區,另闢例如觀塘、葵涌、荃灣等多個工業區,而位於新界的衛星城市,都以居住為主。交通網絡和公路基建,都以此基礎來設計。惟這種發展不均的情況,不但導致香港傳統商業區過度集中及擠逼,更使新界未能發揮商業、就業上的功能。

最近,有政黨向特首提交對施政報告的建議,盼將新界北規劃發展新的商業區,定位為香港另一個重要商業中心區,包括辦公室、酒店及零售等,以吸引更多企業將辦公室設於新界,既可帶動新界的發展,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讓居民可以留在當區工作,減少交通時間也減輕交通壓力,令城市規劃更加完善。這是相當具前瞻性的建議,非常值得當局考慮落實。

想把握「十四五」規劃的新機遇,香港就先要強內功,鞏固提升自身優勢,才能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然而,強內功,提升優勢,也不單是說了便算,必須切實去做,還要做出成績。

 

原刊於8月26日 《香港仔》。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當年在荃灣、沙田、屯門等地區,發展出多個「衛星城市」,又設有不同的工業邨,引導一部分新市鎮居民就地就業,減少對交通運輸的壓力。但是,自製造業大量北移,這種「衛星城市」模式已經不合時宜。

    文武  202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