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健康出發》白內障人工晶體選擇的疑問

2021-10-11
湯文傑
眼科專科醫生
 
AAA

 shutterstock_1117917437.jpg

作者:眼科專科醫生湯文傑

白內障指眼球的晶體變得混濁,令病人視力受影響,過往屬年紀大的退化問題,多數出現於50、60歲以上人士身上。近年開始愈來愈多相對較年輕的人士,因白內障求醫,普遍患有深近視(即600度或以上)。而患有糖尿病,或要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的人,長遠都有較大機會罹患白內障。

白內障沒有治療藥物,病人需通過手術更換人工晶體,才能恢復原有視力。醫生會在角膜開一個小切口,移除混濁的晶狀體,植入人工晶體。

而白內障手術前必須作出的最重要決定之一,就是選擇哪種人工晶體。在決定哪種人工晶體時,患者需要考慮手術後想要甚麼樣的視力。患者的整體眼睛健康(乾眼、角膜散光或黃斑健康等),對人工晶體的選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至於現時人工晶體的種類,包括有:

單焦點人工晶體——這是最常用的人工晶體,適用於任何人。但它只有單一焦距。例如,若植入看遠功能的單焦距人工晶體,當進行近距離活動如閲讀或搓麻將時,或要佩戴老花眼鏡。而新一代進階單焦高清人工晶體不但提升視野,更提升中距離視力,比傳統單焦人工晶體提供較長的景深,在生活上如看巴士號碼、看電腦等也更便利,同時保留了單焦人工晶體影像清晰、沒有眩光問題的好處。

全方位廣視人工晶體——將眼睛焦點拉長,解決以往多焦距人工晶體只能看到遠及近距離事物的缺點,填補中距離的視力,尤其適合戶外活動愛好者,需要較好的遠距離和中距離視力,而不是近距離視力。如果將非主力眼的術後屈光度定為-0.75至-1.00 D,更可以實現精細的中近距離視力。

三焦點人工晶體——適用於老花眼加白內障的人士,是一款擁有遠、中、近全程視力的多功能人工晶體,術後對眼鏡的依賴性較低。然而術後可能出現光暈、眩光等視覺干擾,需要時間去適應。

患者可和醫生詳細商議,作出最合適的選擇。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陰陽平和就是人體的陰陽可以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相互協調平衡的健康體質和氣質。所以陰陽平和氣質的人目光和順,儀態雍容隨和,言談舉止不卑不亢,彬彬有禮,做事合情合理,尊嚴而又謙虛,有品而不亂,能順應事物的發展規律,不患得患失,不受任何誘惑,居處安靜。也可以說,是最健康最正氣的氣質。

    李灼珊  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