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好人主義」莫須有,偷換概念無敵手

2021-11-05
路易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
 
AAA

12.jpg

君子和而不同,真理愈辯愈明。有識之士之間的觀點交鋒是社會前進的助推力。筆者很喜歡看媒體上的論戰,聽各方觀點來開拓思路。

近日,關於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立法會惜別晚宴上的講話就引起了大討論。時評人屈穎妍在人生馬拉松——沒有言謝,都該感恩一文中,批評林鄭講話不顧場合,無領袖格局,難以服眾。

這麼多年,對於林鄭作為領導人的決策力、人際交往、情商和自我認知到底如何,相信大家心中有數。一場幾十年一遇的危機,幸虧有警隊同仁與中央搭救才轉危為安。作為香港第一責任人的林鄭應有謙卑之心,反思管治問題和社會問題,負起責任,讓民眾看到擔當,看到改變。顯然,這一點她沒有做到。她這種「天下人負我」的心態在這次聚會中再次顯露,屈穎妍發出此番感慨不無道理。

當然,不同人有不同看法,這種批評類的文章必有反駁者。多一點不同的聲音總是好的。然而,如果是為反而反,那就是純粹沒事找事,浪費時間了。

學研社成員、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陳凱文就給我們做了個例子。他的文章:屈穎妍是在宣揚「好人主義」嗎?,把建制派這一支有名的「筆杆子」寫成了投降主義者,指其同情黑暴。還拿出中央文件定性,好不氣派。看看他的語氣,再看看他的頭銜,筆者差點就信了。

但細讀發現被坑了,不由得發出感嘆:「就這。。。?」
因為通篇都是偷換概念的詭辯術,讀完只有一個感覺:實在對不起自己寶貴的生命。

文章至少有三處偷換概念。

第一,陳搬出《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強調官場應防止「一團和氣、評功擺好、明哲保身的傾向」,破除「關係學、厚黑學、官場術等封建糟粕」,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試圖說明林鄭批建制派在政治層面很高尚,屈批她無理。

但中央說的是甚麼場景?是正式工作場景。林鄭出席的是甚麼場合?是個非正式、輕鬆、疏通關係的社交場合。兩者完全不可比,難道陳生這都不明白?如果林鄭此番言論發表在某次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完全沒問題。但她不是。這屬於在公司吃「惜別宴」時突然數落同事,本是情商和格局欠奉,在這居然被陳生說成是「作風優良」,偷換概念能力之強令人嘖嘖稱嘆。

筆者大膽推測,陳生一定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在兒女婚禮上致辭挑親家毛病,在嬰兒百日宴會上說孩子哪兒難看,在葬禮上給全體嘉賓講死者犯過甚麼錯誤的人。剛正不阿,浩然正氣,時代楷模,非我等凡人可比。

第二,建制派說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和泛民說的獨立調查委員會是不是同一個委員會?建議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是不是原則性問題?

此處陳生又偷換概念。翻查資料,當年鍾國斌,謝偉銓,田北辰,蔣麗芸等議員曾建議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唯調查方向與反對派針對警方執法截然不同,大多聚焦在檢討近年社會運動的背後成因,深層次矛盾,與政府施政措施等方面。可以說此調查委員會非彼調查委員會。難道陳生這都不明白?林鄭突然起意以此批評建制派,本就讓人一頭霧水。陳為這樣的行為站台,筆者就更看不懂了。

再說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是不是原則性問題?2019年8月7日,京官南下深圳與香港政界人士開會。其中時任港澳辦主任張曉明談到是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的問題時說:現在不是時機。

如果這麼往回倒,張曉明就是犯了原則性錯誤。按此邏輯,張曉明現在應該道歉,甚至應該受到黨紀處分。凱文兄如果真的是為人耿直不屈一身正氣,應該也寫寫這個主題,何必在屈小姐身上浪費天賦。

第三,陳凱文說修例風波的「始作俑者」是陳同佳,這就好比說全球變暖的「始作俑者」是碳和氧。是啊,沒有碳和氧不就沒有溫室氣體了嗎?陳同佳不殺人不就沒有修例風波了嗎?

但實際上,陳同佳殺人是客觀現實,但如何處理引渡卻有多種方法,方法可不是陳同佳幫林鄭選的。大家都反對黑暴,誰也沒說修例風波林鄭全責。一個社會事件鬧到這麼大,也必然是多方因素作用。但她先以不合時宜的方式開啟風波,後以猶豫不決,該硬不硬,該軟不軟的方式處理風波,其中角色如何,市民早有看法,豈是你說無責就無責?

以上三個論點,很難想像是一位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的文字,甚至不如中學辯論隊的水平。此人如果真是如此水準,那麼港澳研究會就要研究研究了。如果是揣着明白裝糊塗,那我建議陳生改練舉重,那才能發揮您抬杠的能力。

筆者與屈小姐並不相識,亦無意寫文章批評他人觀點。但找人「撩交打」已成為陳的主業,且陳凱文現象如今在政論界越來越普遍,實在讓人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

香港剛剛從危機中走出,社會有識之士都應以香港的利益為出發點做出貢獻。出謀劃策者有之,監察政府者有之,針砭時弊者有之,指引方向者有之。但唯獨有些人樂於搞「政治正確」,搞「扣帽子」、「扔泥巴」。公共輿論資源就那麼多,社會重建時不我待,大家沒時間看你偷換概念、詭辯、抬杠。有這份話語權應多做一些有思想的論述,提些有建設性的建議。

當然,鄙人不才,可能錯判了陳的意圖,也許人家只是單純為了撈點稿費呢?

寫到這裏,筆者有些後悔,畢竟費這麼大力氣只是批駁一篇沒有意義的文章,佔據了輿論資源,耽誤了大家的時間,在此向各位道歉。以後不會再有了。

但以往跡推斷,此文出街後陳很可能會再發文反駁。那麼我就提前回應:陳生如果不認同我的觀點,那麼您說的都對。

畢竟偷換概念是無敵的。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如今距離林鄭月娥離任日子不到一個月之際,要評價她的政績似乎有點早。或許要等十幾二十年後,歷史才能給林鄭一個客觀的評價。

    戴慶成  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