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劃生:抗日球星 - 『銅頭』譚江柏

2021-12-21
歐陽逢康
香港足球史學會前會長
 
AAA

 h.jpg

(上圖:1936年身披柏林世運會中國隊制服的譚江柏,當年球隊前赴柏林前在東南亞比賽期間,他在星加坡一間影樓拍下此照。照片來源:National Archives of Singapore。)
今年是1941年12月日本侵佔香港的80周年,香港被佔之前内地經已深陷戰火之中,當時有香港市民冒險投身抗日戰爭,其中包括八九十年代紅歌星譚詠麟父親、曾代表國家出席柏林世運的足球明星譚江柏。由他的遭遇我們可以看到1930年代以香港球員爲主的中國足球如何稱霸亞洲,也可從側面窺見當時全國抗日戰爭的一鱗半爪。
夏令杯出身 頭球聞名
譚江柏綽號『譚火仔』、『銅頭』,於1911年12月27日 (即武昌起義兩個半月後) 出生。他雖然以當後衛知名,但出道之初,卻以前鋒身份出現,球技尤以頭球見稱。
譚身裁標準,獨頸部特別粗大,跳得高,頂得遠,頭球技術為當時全國第一,故有『譚銅頭』外號。據說他頭頂皮球的技術像江湖賣藝者的雜技,戰後已不復見。雖然與洋人相比,譚身材甚至算是矮小,但他跳起的時間把握得十分準確,爭頂頭球往往擊敗洋球員 ─ 據說一次南華南對西警的球賽,譚的頭頂功夫使西警前鋒『瞠目結舌』。他踢前鋒時的入球,差不多一半是頭球建功。
譚江柏夏令杯出身,1927年加入南華丙乙隊任右輔,當時還未滿16歲。關於他『上山』的過程,據説是他兄長效力的夏令杯球隊『寄平』人脚不足,欠一前鋒,臨時找他上陣,他當時還得向隊友借來球鞋,但一上場便表現得與衆不同,不但沒有怯場,而且表現虎虎生威,包辦了球隊所進兩球,班主讚不絕口。不久之後,南華和中華兩會都邀請他加盟,結果他選了前者。
次年 (1928年) 譚江柏獲升上南華乙組甲隊,仍然任前鋒,但改當左輔。這屆(1928-1929)譚第一次在甲組比賽露面,首次甲組上陣是在1928年10月13日,是當屆聯賽第二周賽事,南華甲組隊和兩隊乙組隊全數上陣(那時南華人才鼎盛,甲乙丙組都派隊參加)。其中甲組和乙組甲兩隊面對同一球會『海軍』的甲乙組隊。
譚多年後接受訪問時說當天他先在乙組出場,然後立刻又被召到甲組上陣。南華乙組甲與海軍乙組打成2-2平手,西報說南華右輔球員射入兩個漂亮入球,相信這人就是譚江柏。甲組比賽譚江柏是代替右輔包家全(門將包家平兄長)上陣,這場比賽南華憑中鋒馮景祥兩個入球勝2-1。那時譚的技術仍然幼稚,西報對譚的評語是未能與(甲組)隊友好好合作,也未能作出較遠的傳遞。那一場球賽之後南華也没有立刻把他升上甲組,次年 (1929-1930年) 他仍然在乙組比賽,但偶爾會獲派到甲組比賽中出場。

A.jpg

(上圖:20多歲的譚江柏。圖片來源:上海《體育季刊》1936年6月號,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出版,潘惠蓮女士提供。)

港穗兩邊走 能鋒能衛
1930-1931年譚正式獲升為南華甲組正選,擔任左後衛或輔鋒。1931年他遷居廣州,加入廣州市警隊交通部,並效力穗警足球隊,同時每逢周末與同屬交通部的馮景祥、李天生、葉北華回香港為南華上陣,被稱爲『廣州四騎士』。
球王李惠堂讚他黃金時代時,『能衞能鋒,陷陣則敵方辟易,防衞則一夫當關,渾身解數,件件皆能』。另一方面,李惠堂認為他『腳法、控球均未到家,射門亦無把握,只靠頭球』,但以頭球攻門時,只見力大,卻欠角度,不懂智取,當後衞較適合 (編者按:事實上他後來的確當後衞的時間居多),但『仍不失為少見的攻守兼備的奇才』。
譚可前可後,有李惠堂在陣時,他通常鎮守後方,李不在他則會移上前線。1932-1934年兩屆,李惠堂被公司調到爪哇,1934-1935年李惠堂雖然回到香港,卻生大病不能為南華上陣,這三屆譚都當前鋒。
1934-1935年是譚江柏當前鋒表現最頂鋒的一季,20場聯賽為南華南射入20球,3場銀牌賽兩次破網,全季射入22球。1935年李惠堂病愈復出,譚便回到左後衛位置。

B.jpg

(上圖:在廣州當交通警察的譚江柏。)

國際賽表現出色
譚江柏多次入選華聯隊及香港埠際賽隊,甚至代表國家踢國際賽 ─ 第10屆遠東運動會,以及1936年柏林世運會。
1934年譚入選國家隊,出席在馬尼拉舉行的第10屆 (最後一屆) 遠東運動會,首次當國腳,司職右輔,與中鋒李惠堂一同攻堅。在對菲律賓、荷屬東印度群島(今印尼)及日本三仗,譚共射入4球 (其中3個是頭球),協助國家隊三戰全勝奪冠,而且是連續第9次奪標。可惜遠運會此後因爲日本意欲强行引入僞滿洲國而取消。
1936年譚江柏又入選中國世運足球隊,隨隊南遊征歐,其時他的足球事業如日中天,中國足球亦處於戰前的黃金時期,世運隊在亞洲多國比賽, 23勝4和,未嘗一敗,東起菲律賓,西至印度,中國隊橫掃一切,『足球王國』名不虛傳。譚雖非每場都獲派當前鋒,但也在27場中總共射入18球,僅次於隊長李惠堂。
在柏林世運會,中國初賽即面對足球大宗師英國隊,譚被調回左後衛的位置,雖然最後以0-2敗陣,但球賽並非一面倒,賽後評論都認為譚是後防中演出最佳者,瓦解了不少英國隊的攻勢。

踢法魯莽闖禍
可惜世運會回來後譚江柏漸走下坡,而且又因魯莽而出事(他的綽號『譚火仔』便是指他的火爆性格)。1937年5月2日舉行的督憲杯賽,他為華聯隊鎮守後防,竟踢斷了足總西聯隊中鋒的右腳,被逐出場。譚當晚即乘夜船回廣州,由一位黃錫滔醫生代為出席足總緊急委員會聆訊,委員引述報告指出:自從1930-1931年譚在甲組露面以來,曾被停賽3次,被球證警告3次,而根據1936年1月9日的足總議案,如譚再被趕出場則終身禁賽。黃醫生極力反對,指緊急委員會並無判譚終身停賽的權力。於是,個案交由足總值理會處理。5月27日的會議最終決定判譚停賽一年。
雖非終身停賽,但譚江柏自此一役即没有再在香港球場披甲,直至二次大戰之後才重返香港球壇。雖然暫別香江球壇,譚並非完全絶迹球場。1938年2月英國業餘勁旅哥靈登到訪亞洲,在香港比賽三場後於2月底到澳門作短暫訪問,譚便是澳門邀請隊的一份子。比賽結果,澳門隊爆冷與哥隊打成1-1平手。澳門一戰之後,譚江柏才真的消聲匿跡,原來這時候他是報效國家去了。
抗日運輸大隊長
1937年7月7日發生『蘆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8月31日,日軍開始空襲譚居住的廣州城;11月國民政府遷都重慶,沿海和内陸淪陷區大量工廠、企業、機關和學校遷入未被戰火波及的四川、雲南和貴州省,這裏被稱為『大後方』。
一直在廣州當交通警的譚江柏經廣東省長介紹,於1938年遠赴雲南,擔任西南運輸隊的訓練大隊隊長,官階為中尉,協助在滇緬公路運輸抗日物資 。
原來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日軍迅速佔領中國沿岸港口,為保大後方獲得補給,國民政府決定修建直達英國殖民地緬甸的公路,在臘戌 (Leshio) 與該國鐵路網接通,最後從仰光港口出印度洋。這是當時中國對外運輸生命線之一,支撑着全國的抗戰,所以譚江柏的工作是國家存亡的關鍵,意義及責任重大。(另一運輸生命綫是滇越鐵路,於1940年9月日軍佔領越南之後被切斷。)
譚赴雲南的時間應是1938年3月或之後。首先,滇緬公路是1938年春才開始興建,至年底初部通車;而且,如前所述,1938年2月28日譚還在濠江代表澳門出戰哥靈登。估計譚江柏是從廣州飛到重慶這個抗戰時期的航空交通樞紐,然後由重慶坐車沿着川黔公路 (重慶至貴陽) 和貴昆公路 (貴陽至昆明),穿越貴州省去到雲南昆明。抵達昆明後,譚於1938年6-7月間曾寫信給香港新聞界,略述他在昆明的情況,並描述在赴昆明途中經過貴州萬多呎高峰的艱苦驚險情況。譚抵達昆明時,滇緬公路還未通車,他也參與了修建工作。
譚多年後回憶,他起初在昆明小區小西門外潘家灣工作,負責訓練4,000-5,000名司機,當中有美加歸僑,譚教他們軍事常識,訓練期滿,便把他們分成多隊,他負責第12隊。運輸大隊的任務是從緬甸搶運軍火到雲南,支援抗日工作,沿途車隊被日機轟炸,驚險萬分,譚命令車與車之間距離要拉闊,以減低風險。
C.jpg

(上圖:由重慶至緬甸臘戌 (Lashio) 的對外運輸生命線)

D.jpg

(上圖:『二十四道拐』,位于貴州省晴隆縣縣城南郊1公里,屬於貴昆公路,應該是譚江柏所謂由重慶去昆明途中的驚險部分之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E.jpg

(中國和緬甸工人修築滇緬公路。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滇緬足球
報效國家之餘,譚没有放下足球。雲南是中國最落後的省份之一,其體育運動情況也是相對落後,幸得從前方逃避戰火而來的中國現代體育家馬約翰的協助,雲南的體育運動在抗戰期間反而得以興旺起來;當時昆明市規模較大的體育會有星光、中企、布新等。
1939年譚升任運輸人員訓練所教官,同年他代表星光體育會足球隊出戰,成為該隊的靈魂人物,在昆明聲明大噪,當地報章常以『譚江柏』或『譚銅頭』為大字標題。
由於譚江柏參與的抗日運輸交通,由重慶一直伸延至緬甸,他的足跡也曾在緬甸球場上出現。話說一隊『緬甸華僑體育會足球隊』計劃於1941年3月底出發訪問檳城、香港、星洲、怡保、吉隆坡等地,而他們的隊長不是別人,正是譚江柏。
可惜,這隊1940年甫參加緬甸甲組足球賽即連戰皆捷的勁旅,雖於1940年10月已獲香港足總批准於1941年球季結束後訪港,但最後没有成行,而譚亦因此未能回到香港與親朋球友一聚。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擊退緬甸英軍及中國遠征軍,1942年5月底控制緬甸全境,切斷了滇緬公路,所以譚江柏在此之前應該已從緬甸回到雲南去。1943年10月盟軍開始反攻日佔的緬甸,1944年4月中國再從雲南派出遠征軍,譚江柏這次有没有再參與供應前線物資的運輸工作則不得而知。
戰後在港退役
戰爭結束後,譚江柏於1946年下半年到廣州,剛於6月上任的市長歐陽驅 (字惜白) 想把他留下來,那時有很多曾效力香港球會的球員在廣州踼球,包括葉北華、侯澄滔等。可是這時星島集團負責人胡好親身到廣州,帶他回港投進星島足球隊懷抱,原來抗日期間譚曾幫助過流落在國内的胡好。『胡波士』起初讓他踢甲組,但星島人才濟濟,譚身裁發胖,表現已大不如前,踢了幾場之後便被調到乙組。
1947-1948譚轉投巴士,這時身裁還算健碩,又有經驗,所以有時還入選華聯。可是下半季季中譚故態復萌,在1948年3月7日的一場聯賽賽事中拳打星島球員何應芬,被足總罰停賽一年至1949年5月底,即是要坐越季波監。
前後坐了兩季波監後,譚終於在1949-1950年球季復出,雖然已苦練以盡快恢復狀態,可是年事已高 (38歳),失操太久,身體過重 (被罰停賽前已被報章評為當時最重的球員),被指起腳和轉身慢,而且以前最擅長的頭球也失色不少,令巴士後防破綻百出,全季只獲6次出場機會。1950年譚只能踢九巴乙組乙,偶然才獲派在甲組露面。1951年轉會中下游球隊中華,1953年終於掛靴。
譚江柏之前加盟巴士時,獲聘為巴士稽查,至1953年離職。1954年譚加入渣華輪船公司服務,當時輪船公司有一隊球隊參加丙組聯賽,譚加入渣華後不久即接管該球隊,擔任教練兼球員,培育新血,自己擔任球隊中堅。譚同時出任東方義務教練,並考得裁判資格。
2003年譚江柏獲第26屆香港最佳足球明星選舉的「球壇榮譽大獎」。2006年3月16日病逝香港。譚江柏育有5女1子,譚詠麟排行第三,受到父親影響,『譚校長』也喜愛足球,是『明星足球隊』的創會成員兼隊長。
f.jpg

(上圖:1991年80大壽生日會,左為姚卓然,右為高保強)

G.jpg

(上圖:譚江柏與兒子譚詠麟練球。圖片來源:《今日足球英雄傳》第15期,1975年7月出版)

(文中譚江柏的比賽數據,蒙香港足球史學會秘書羅建文兄提供,謹此致謝。)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1920代賴端甫開始在報章擔任體育記者,鼓吹體育運動,是為我國在報章提倡體育的第一人。賴首先在1923年創刊的新國華報詳細報導本地體育活動,向華人讀者介紹各種運動項目,繼而將這種做法帶到劉鑄伯倡辦的華商總會報和後來的華僑日報,筆名『球場舊侣』。

    歐陽逢康  20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