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宇: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後的中間派未來

2021-12-22
 
AAA

shutterstock_1873785208.jpg

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社會關注「建制派大獲全勝」,除了代表着「全輸」(盧文端語)外,議會內更變成「清一色」,唯中間派狄志遠以「1比89」成為異數。審視今屆政府中的中間派,有一名行政會議成員,數名選舉委員會成員,並擔任一些政府委任的公職。可惜中間派經歷了2016年、2021年的立法會選舉與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在香港政局多次轉變中依然鎩羽而歸,未來實應轉變道路,探索更適合發揮政治影響力的方法。

直選拼二元 中間派面目模糊

在選前民主思路與新思維共同舉辦記者會宣布合作,湯家驊與狄志遠更上演「大叔的愛」。然而,在提名階段早期,竟然傳出民主思路未能獲得足夠提名「入閘」並要公開告急——在提名期開始後數日,卻已有非建制派獲得足夠提名入閘,後來民主思路候選人的競選經理更辭職,情況詭秘。新思維在提名期的情況亦相若,最終兩個政團只能跨區參選。

確認資格後,其候選人似乎亦未能在這場選舉中泛起漣漪。直至投票日兩個政團的候選人得票均在6000以內。雖然有很多因素影響今次的投票率,但由2016年以後的中間道路或第三條路,在地區直選均未能獲得市民認同。反而是參選社福界的新思維狄志遠最終成為議會唯一的所謂「非建制派」。

中間派應聚焦提升香港民主質素及培育人才

國務院在選舉後發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當中提到:香港民主發展應強調「質」多於「量」,更可以探索協商、諮詢、聽證、對話等多種民主形式。其實民主思路的「一國兩制指數」與「香港政治及行政學苑」分別備受政府與有志參與公共事務的專業人士、中產階級器重——當中正因中間派並無傳統建制政黨的包袱,參與所帶來的政治風險亦較低。未來應善用這些品牌培育政治人才,並嘗試以審議式民主的方法,吸納、代表不同社會聲音。

此外,地區直選不少黃營政客均協助一些知名的反對派候選人,可見他們亦希望延續政治生命。新思維現在於立法會有一席之地,未來應積極吸納仍留守區議會的政客,甚至一些地區樁腳,並重組成代表過去泛民主派聲音的力量,讓立法會「五光十色」。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