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達致「動態清零」須切實學習內地施政

2022-02-08
吳桐山
學研社研究員、時事評論員
 
AAA

 1.jpg

香港第五波疫情失控,正呈幾何級爆發。本港確診宗數已由上月31日的單日60多宗,增至現時每日逾600宗,再創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單日新高,搞得市民人心惶惶。社會上甚至出現「動態清零」和「病毒共存」的爭論。我認為,任何事不能流於口號,作為普通市民,當然希望「清零」,但不是喊「清零」病毒就會害怕,具體一點,到底如何做到?

國家衛健委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日前接受本港鳳凰衛視訪問時,為香港這波疫情打好「疫戰」開出了全面建議「藥方」。然而仔細一看,與其說是「藥方」,倒不如說是內地的成功經驗,因為都是按照內地社會實際情況開出來的,如果照搬挪用到香港到底能否實現呢?

梁萬年提出三個建議「藥方」分別是:一、精準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在發現病例後,盡快查出在哪裏感染,查出病毒的傳播路徑、來龍去脈。二、精準劃定密切接觸者、精準劃定有風險地區、精準進行醫療救治。

顯然這兩點最直接的就是要靠精準的實名制自動追蹤,這一點筆者過去兩年都說過多次了。但香港現實跟內地不一樣,由於本港手機是沒有實名制的。內地得益於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就已經大數據實名登記,疫情爆發後就很容易轉換過來掃碼病毒追蹤。這一點,香港能否馬上補上呢?香港原來的計劃也是未來一兩年搞手機實名制,但搞下來也要一段時間。

第三個藥方則是:社區層面的防控。梁萬年認為這是最重要,「社區層面其實真正把責任能夠落實到每一個居委會,每一個街道,甚至每一個門樓的時候,這一塊的責任感是非常的重要。」但香港哪裏有居委會、街道辦這些組織?現實是很多連管理處都沒有。

12.jpg

梁萬年說的社區責任,這些都是內地「社會制度」的優勢:內地的那種基層網格化管理,是內地社會主義社會的一個特色,把政府的這些管理精細到每一個社區,但這恰恰與香港不同。

如果真要按照第三點這麼做,香港現在是不是要重新搭建基層網格化管理機構,如街道辦、居委會這些。如果真的搭建,特區政府的編制需要增加多少人?內地的抗疫基礎是政府掌控大量社會資源,那香港就會由小政府變成大政府,屆時就會加稅,就不可能再實現這種低稅制的,需要養着很多公務員,這些重大的改變,是不是特區政府有權力做到的呢?

「動態清零」是全港市民的期望,但我們不要流於空泛去討論。事實上每日有幾宗確診的時候,就應該馬上做多輪全民強檢。到了現在這個田地,要「動態清零」就必須馬上封城強檢。要走內地的路,就必須從政府架構、施政理念、辦事方式等各方方面面來做到跟內地一樣,否則一味說要達到與內地一樣的目標,卻沒有內地的施政基礎,那只會是緣木求魚。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政府的各位官員,請你們不要再雲裏霧裏,思前想後了。通關就是香港的最大利益,就是市民的最大福祉,就是香港現在最緊迫的事。

    路易  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