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渤:香港疫情失控的救贖

2022-02-08
鮑渤
資深傳媒人, 香港傳媒主筆協會成員
 
AAA

 1.jpg

踏入虎年,Omicron 以「氣吞萬里如虎」之勢橫掃香港每個角落,相信是絕大多數港人始料不及的。本港昨日新增逾600宗確診個案,另有逾600宗初步確診。今日亦新增超過600宗確診及500宗初步確診。消息一出,用「震撼」來描述香港社會的反應,並不誇張。

有媒體以「昨日破千,不日破萬」來形容香港新冠疫情自2019年爆發以來的「高處未算高」。令形勢更為嚴峻複雜的是,現階段逾半確診被列為「源頭未明」,估計全港累積大約幾百條隱形傳播鏈。

6.jpg

筆者在春節前就預計,如同美國在聖誕假期之後錄得單日過百萬宗確診,香港在農曆新年期間,「拜年群組」將如雨後春筍,確診數字勢以幾何級數增加,但萬萬沒想到事態會嚴重到幾近不可收拾。

鑒於香港開始湧現感染者無法及時檢測和收治,密切接觸者無條件有效隔離,做完核酸就放行,社交媒體上已見「失守」、「淪陷」、「崩盤」字眼。衛生署署長林文健則用「危急」來形容。

疫情嚴重觸發新一波「出走潮」。目前深圳隔離酒店房源緊張,必須通過健康驛站App預約。由於求大於供,每天上午十點放號即遭「秒殺」。黃牛黨也出來了,據說幫約一個號收費800港幣。年初五之前還有一些旅客無預約但碰上好運氣成功「闖關」,現在沒那麼好彩了。口岸已張貼「溫馨提示」,沒有預約號需就地返港。至於飛內陸城市的旅客,擔心內地航班與香港熔斷,也在搶最可能早飛離的機票。

強檢排隊可能動輒數小時,全程站立,而且必須做三次,有多少長者經得起如此折磨?真是我見猶憐。正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所言,政府可調配的資源不是無限的。以七家公立醫院為例,深切治療病房及急症室的使用率已趨飽和。竹篙灣的設計本來是用於隔離,現在開始接待無徵狀或病症輕微患者了。如果事態持續惡化,香港醫護系統隨時「爆煲」。

香港抗疫「亂成一鍋粥」之際,更顯沉着應戰的重要性。不少所謂的KOL(意見領袖),在網絡上罵得口沫橫飛渲洩情緒,卻無助解決問題。

雖然本港接種首劑疫苗的合資格人口突破八成,正向九成的目標邁進,但抗疫踏入第三年,港人疲態畢露。尤其是中國與西方各有清晰抗疫思路的形勢下,香港卻陷入「動態清零做不到」,「與病毒共存又政治不正確」的尷尬境地。

3.jpg

林鄭月娥在今天下午的記者會上加推一系列的新措施,包括限聚令再次收緊至2人;且限聚令首度適用於私人處所,即禁止兩戶以上的跨家庭聚會。宗教場所、商場、超市、街市及髮型屋納入「疫苗通行證」及掃描「安心出行」等範圍。這些修修補補的舉措固然有助緩解當下疫情,卻無助阻擋下一波病毒的來襲。

香港抗疫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缺乏內地政府所擁有的協調防控能力,特區政府至少有三項工作亟需加強。首先,應建立戰時應急機制。在這個前提下,提昇快速檢測及溯源追蹤的能力;其二,加強風險區域的管控能力。比照內地的舉措,香港的許多做法可謂漏洞百出;其三,在香港以上能力皆捉襟見肘的時候,特區政府應該正式向中央政府提出,請求醫護人員、醫療物資及專家學者的全方位支持。
 

 

延伸閱讀
  • 或許有人擔心檢討報告最後會作出問責,要求負責處理疫情的一些高官「人頭落地」。正如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所言,相關檢討工作並不針對任何官員,只是要更好準備和應對下個疾病大流行的來臨,畢竟香港在這次疫情病歿已有逾1.3萬人。當局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就過去三年抗疫工作逐個環節檢視,切實汲取經驗,將有助日後安渡另一個危機。

    戴慶成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