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香港會「封城」抗疫?

2022-02-21
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AAA

 1.jpg

 

奧密克戎在香港引發的第五波冠病疫情,近日不但沒有紓緩跡象,反而越來越嚴峻。確診病例連日呈現幾何級數上升,導致多家公營醫院的病房先後爆滿,全港公共醫療系統瀕臨崩潰。

日前,網上熱傳一段特區政府應對疫情處理手法混亂的錄音:一名男士致電衛生署,投訴家中傭工在快速測試中呈陽性,於是根據政府指引到醫院急症室複診,豈料急症室要求外佣回家等待結果。男士大為不滿,致電衛生署熱線電話質問如何保證家人不會被傳染。

但衛生署的熱線電話一直打不通;之後電話終於打通,可接電話的職員也無法回應該名男士的質問,只能不斷重複政府呼籲。男士的兩名幼女,後來也被感染。

曾幾何時,香港公務員是世界公認最有效率、最具活力的公務員隊伍之一。但自從疫情暴發以來,不少公務員「只懂執行命令,不懂當家作主」,表現備受外界質疑。上述個案可以說比比皆是。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部分公務員在疫情下「官僚」地按章辦事,背後正好折射出港府過去兩年因循苟且抗疫的態度。香港於2020年疫情暴發後,許多企業已制定連串應變機制,可港府一直欠缺應對方案。只是每當疫情嚴重後,才採取比以往更加嚴厲的防疫措施,結果耽誤時機,未能有效圍堵病毒。

上個月底,葵涌邨的逸葵樓疫情大暴發,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前往視察防疫抗疫情況。從新聞片段所見,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竟然陪同林鄭一起視察,就受到政界人士批評。

不少人質疑,在緊張的戰時狀態如發生天災或者重大變故時,一個地區的高層須避免出席同一場合,以便當「一把手」不在時,改由「二把手」主持工作。港府第一和第二把手在疫情高危期間仍然同赴「災區」這個小細節正反映出港府高層似乎對疫情仍然抱有樂觀的幻想,以致未能嚴陣以待。

正因為當局後知後覺,香港許多防疫措施往往要等每周二的行政會議開會後才拍板通過,結果經常落後於疫情形勢,令第五波疫情愈發嚴重。這邊廂,不少確診者留在家中多天仍未獲安排送院。另一邊廂,港府未能應付龐大的檢測量,各區檢測中心大排長龍,民怨四起。

面對疫情不斷惡化,部分港人近來開始「躺平」,要求「與病毒共存」;但另一方面,也有越來越強大的聲音呼籲「封城」強檢。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日前就建議政府積極考慮「封城」,原因是根據該院的推算,若實施「封城」措施,有望遏止八成半傳播率。

事實上,早在兩年前疫情初期,世界各地已有不同程度的「封城」措施,當時香港也有建議實施類似做法。但當局以港人居住環境狹小、要求所有人禁足並不可行,斷然拒絕有關建議。

隨着新一波疫情的暴發,近來「封城」呼聲又再次高漲。部分學者和建制派人士呼籲港府選定數天為市民強制檢測,同時要求他們在這段期間不要外出,以及商業機構暫停營業等等。

原因是:香港疫情已失控,每日逾千起確診人數令醫院、隔離設施追蹤工作不勝負荷,社區里也有很多無法及時收治的患者。即使防疫措施加碼,也未必能遏制即時傳播率,要靠更嚴厲的「封城」手段控制疫情。

其次,若香港落實「封城」,經濟代價無疑會非常龐大。但香港過去兩年已推出六輪防疫救援基金,逾萬億港元儲備消耗得相當厲害。與其仍要忍受幾年的長痛,不如短痛數天「封城」,一了百了。

可惜港府高層的思維仍然是「臨急抱佛腳」。李家超上周與中國大陸政府官員開會,獲知中央政府會出手支援香港後,又強調港府現階段無計劃「封城」。言下之意,當局似乎還沒有作最壞打算,想好「封城」及「強制全民檢測」所需要執行細節方案,以備無患。

諷刺的是,隨着確診數字連日急增,許多港人反而紛紛提前儲糧為「封城」做好準備。不少網民在社交網站群組張貼照片顯示,近日多家超市出現搶購潮,貨架被一掃而空。

昨天中午我也去了超市買東西以「積穀防飢」,發現超市依然大排長龍,大米、麵食等貨品已被人搶購一空。就算是售賣蔬果、冷凍食品等的貨架,也只有零星貨品。

誠然,香港在現實中要執行「封城」確實要面臨很多困難。但在非常時刻,港府也應該做好兩手準備,將包括「封城」在內的所有措施都納入抗疫策略之內。很可惜,以公務員為主的現屆特區政府,「超前部署」意識似乎還不如普通民眾。這意味着香港「封城」抗疫的情景在短期內都不會出現,港人還要「與病毒共存」一段頗長的日子。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延伸閱讀
  • 或許有人擔心檢討報告最後會作出問責,要求負責處理疫情的一些高官「人頭落地」。正如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所言,相關檢討工作並不針對任何官員,只是要更好準備和應對下個疾病大流行的來臨,畢竟香港在這次疫情病歿已有逾1.3萬人。當局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就過去三年抗疫工作逐個環節檢視,切實汲取經驗,將有助日後安渡另一個危機。

    戴慶成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