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成科:將「動態清零」制度化常規化 是香港疫下再出發重要保障

2022-03-07
韓成科
香港文化協進智庫高級副總裁、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AAA

 37.jpg

 (政府新聞網圖片)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工作報告,指出在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諸多風險挑戰之下,國家經濟仍然保持恢復發展,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4萬億元,增長8.1%。中國經濟在疫情之下保持可觀增長,主要原因是成功在控疫以及保經濟上取得平衡,對於疫情常態化的防控能力,在疫情爆發後果斷推出控疫組合拳,令中國經濟並沒有出現疫情「一放鬆就反彈,一反彈就收緊」的惡性循環,讓經濟可以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上保持運作。這對於香港有很強的借鏡作用。

當前遏止第五波疫情固然是壓倒一切的任務,這波疫情對香港的最大教訓,不但在於香港在應對疫情上的反應、資源、準備不足,更在於香港缺乏一套常態化、有力的控疫機制,每當疫情爆發時,就是「擠牙膏式」的收緊社交距離及追蹤圍封,但面對傳播力愈來愈強的病毒,這一套就如泥牛入海,結果經濟因為長期、無止境的收緊社交措施,變得一池死水,工商百業難以正常運作,但疫情又遏不去,造成「雙輸」情況。當中的癥結,是政府沒有一套應對疫情常態化機制,見步行步式的抗疫,不但無法遏止疫情,更令經濟民生成為最大犧牲品。

第五波疫情始終會結束,但新冠疫情最終伊於胡底卻難以斷言。香港必須在控疫及保經濟上取得平衡,現時各界注意力都集中在抗疫之上,但其實香港的經濟問題、民生問題同樣嚴峻,居家隔離之難暴露了香港千家萬戶居於劏房陋室之苦,疫情之下基層市民生計更是首當其衝,解決房屋等民生需要,為香港經濟再出發注入動力,以至推進北部都會區等工作,都不能因為疫情而推遲,香港需要學會一手抗疫、一手保經濟民生。

香港需要汲取第五波疫情的教訓,當中最重要一點就是要做到「備豫不虞,為國常道」。魏徵曾勸諫唐太宗說:「備豫不虞,為國常道。豈可以水未橫流,便欲自毀堤防。」意思就是做好防範,以備不測,這是治國的根本,與《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的意思是如出一轍。香港經濟民生要重新出發,要為企業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環境,要讓外資看到香港已經復常,就必須因應疫情新常態做到「備豫不虞」,在疫情不幸再爆發下,能夠有機制在最短時間控制住,將經濟民生的震盪降至最低。

內地「動態清零」的經驗已說明,早排查、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是控制疫情的根本之道,香港當前也需要將「動態清零」制度化、常規化。「動態清零」並不是追求零感染,關鍵在於疫情出現後的快速發現和阻斷,使病毒不能繼續傳播下去。當中有兩個主要手段:一是全民檢測;二是有效隔離。有了「動態清零」機制,當疫情爆發後,政府各部門就可以自動啟動機制,先對風險區域進行圍封,如果情況惡化可立即進行「全民檢測」及有效隔離,再配合其他控疫措施,在最短時間截斷傳播鏈,這就是「動態清零」的制度化常規化。

V.jpg

(政府新聞網圖片)

但現在特區政府還在爭論究竟是在3月下旬還是4月進行全民檢測,還在爭論是否禁足,是大禁足還是小禁足。一些人更認為香港缺乏足夠隔離設施,檢了也是白檢。但如果香港是要確立「動態清零」,全民檢測是必要的手段,檢測有困難就着力解決,或請求中央幫忙,怎會反過來因為操作困難而否定全民檢測?

進行全民檢測,不是為檢而檢,檢測是手段,達致「動態清零」,保障市民安危、維護社會經濟正常運作才是目的。政府不應視之為一次性或是回應式的全民檢測,而是有全面考慮,在操作、落實上都設想周到的全民檢測,更應是一次恒常性、制度性的「全民檢測」。同一道理,因為這次「全民檢測」而興建的隔離、檢測設施以及「方艙醫院」等,都不應在疫情遏止後就急急拆除,而作為香港長遠抗疫的設施保障。

一個「動態清零」的制度機制,可以讓香港再次面對疫情衝擊時,在短時期內隨即進行「全民檢測」,有了「全民檢測」這個工具,就可以將讓特區政府在疫情爆發初期就全面排查及追蹤傳播鏈,再將感染人士進行全面隔離,整個過程在兩至三個星期便可以完成。即是儘管香港再次爆發疫情,都可以在大半個月至一個月之內平息,從而將對經濟民生的影響減至最低。

第五波疫情之可以衝擊香港經濟民生,就是由於沒有制度化的「動態清零」,沒有一套控疫的常規步驟和組合拳,每次都在不斷研究、討論,白白錯失了控疫「黃金時間」,導致疫情曠日持久,對經濟及民生造成巨大打擊。香港要重新出發,要早日與內地通關,關鍵是要建立起一套系統性、有效、可操作的控疫機制,不能再每次都是臨急抱佛或是「疫過興兵」。制度化「動態清零」正是香港疫下「復常」、經濟再出發的重要保障。否則,香港周而復始的陷入疫情循環,各項宏圖大計又從何說起?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我反對搞甚麼獨立調查委員會,是反對,不是不支持。是因為這反映了香港人的一種劣根性,動不動對別人究責,對別人喊打喊殺,在這種吶喊背後,其實是掩蓋了自身的責任,這才是最可怕的。

    吳桐山  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