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言有信》站立時跌倒骨折 或患骨質疏鬆

2022-06-16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6-15 at 6.05.42 PM.jpeg

如果站立時跌倒而造成骨折,傷者很大可能已患上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屬慢性骨骼新陳代謝病,會導致骨質密度減少。50歲以上的人士會開始出現骨質疏鬆問題,其中引致骨折越趨常見,尤其以女性更為普遍。骨科醫生在處理病人骨折後,會同時關注他們有否患上骨質疏鬆症,以藥物改善骨質密度,鼓勵病人建立健康生活習慣,從而預防再次骨折。

伊利沙伯醫院骨科顧問醫生李建邦指,在平地站立的高度跌倒是為「低能量創傷」,按世界衛生組織定義,這類創傷引起的骨折屬於骨質疏鬆的併發症,統稱「脆性骨折」。換言之,病人在跌斷骨後,方發現自己已患上骨質疏鬆症。最易出現骨折的三個部位包括髖關節、脊椎及手腕,當中以髖關節骨折較為嚴重及令人擔心。髖關節骨折常見於70歲以上長者;脊椎骨折常見於60至70歲人士;而手腕骨折常發生在50至60歲的中年人士身上。

病人經急症室入院後,骨科醫生會為其提供治療,嚴重的需要做手術,亦要預防病人在未來出現二次骨折。因此,病人在經過評估並合適的情況下會獲處方口服、針劑等治療骨質疏鬆藥物,同時進行骨質檢查,以便日後跟進骨質密度的情況。不同的骨質疏鬆藥物可抑制骨質退化,或促進骨質生長;但亦要留意有一些相關的副作用。病人平均需要持續服藥三至五年,期間需要按時覆診,由醫護人員跟進及評估。

骨質疏鬆病人在服藥期間,應同時改善生活習慣,防止病情惡化。例如恆常做負重及抗阻運動、攝取足夠的鈣質、曬太陽以吸收維他命D,都有助預防骨質疏鬆症。另外,長者及其照顧者應做足防跌措施,例如穿著防滑鞋,檢查並移除家中容易令人絆倒的擺設及傢俬,以及時刻保持室內光線充足。

醫管局自2017至2018年度起先後在多間醫院提供「老人急性脆性骨折護理協調服務」,以統籌跨專業的康復服務流程,並舉行健康教育講座,向病人及其照顧者講解保持骨骼健康及預防跌倒的須知。醫管局會持續監察有關護理協調服務的進度,並適時對計劃進行評估。

262930769ee7ece8fea5cb113c688466.jpg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