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張學友 莫言 流量經濟和信息繭房裡的犧牲品

2022-07-12
路易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
 
AAA

shutterstock_2107554014.jpg

歌神張學友被網暴了。

起因是香港回歸25周年紀念日張學友為央視錄製視頻表達祝福:

「大家好,我是張學友。香港過去25年經歷過好多高高低低、起起跌跌,但是因為我是和這個城市一起成長,我在這裡出生,在這裡長大。我仍然都相信這個城市,希望這個城市變成一個比以前更加好的城市,香港加油!」

這段話聽來沒有任何問題,無外乎一位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對這座城市的感情。然而,它卻挑起了部分內地網友的敏感神經。「全程沒提中國、祖國兩個字」,「高高低低?你這是對回歸後的香港不滿意啊?」,「香港加油?原來是個港毒」等等評論在回歸日不斷在網上出現,央視也迫於壓力停播視頻,張學友更是不得不發文自證清白。

 圖四.jpg

這篇回應擲地有聲。然而,話說到這份上了還是有人說他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敏感度不夠。

說來蹊蹺。歷年來,張學友一直形象正面,家國情懷濃厚,就在2020年他剛剛與周杰倫合作公益歌曲《等風雨經過》 ,支持國家抗擊疫情。這種情懷也是一以貫之的,香港回歸後,張學友多次在官方慶祝活動中登台,也參與了多次愛國義演、捐款,1998年國慶他更是領唱國歌。說他不愛國完全沒有根據,如果說他支持港獨,首先港獨分子們第一個不同意。連這樣一位藝人都能被無事生非,簡直匪夷所思,讓人不禁感嘆這是甚麼世道。

張學友並不孤獨。就在前段時間,中國另一位文化名人,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莫言也在網上被圍攻。而攻擊的理由也大體類似,「醜化國人」,「迎合西方」,「學歷低,文化水平不配得獎」等等。順帶引出諾貝爾獎為西方獎項,莫言靠「賣國」才得到此獎,且借諾獎綁架中國政府拿到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等職位,意圖擾亂國家意識形態工作。再往下說就是諜戰片了。

然而讀過莫言作品的人就會明白,他只是風格偏重反映現實,揭露人性和批判性,描寫對象聚焦在當年落後的農村,必然會觸及一些負面的情節,愚昧的形象。像這樣根植於農村的作家能與西方有多少接觸都打個問號,何來迎合西方之說?正如魯迅筆下那些烏合之眾,莫言作品的人物也是對社會萬象的一種反映而已。可為甚麼大家不懷疑魯迅「醜化國人」、「迎合西方」,卻懷疑莫言,說的不都是中國人嗎?

另外,莫言雖小學輟學回鄉牧羊,但那是1966年,如果刻舟求劍的看文革時期,太多人都沒有受過正規教育,那是時代的原因,是一代人的遺憾,以此苛責任何人文化水平低都不公平。做此評論者不可能不知道這段歷史。況且莫言80年代憑藉文學創作能力考入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90年代初於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也是有據可查的資料。

更有人抓住莫言的一句話「我認為文學作品永遠不是唱讚歌的工具」做文章,不斷推導出各種結論,認為莫言就是不願讚美人民、不歌頌社會、不支持改革開放等等,無限上綱上線。其實此言論只是講出了自己的文學觀而已。而且這也是歷史上很多文人的做法,四大名著哪部沒有對社會現實的揭露?杜甫在盛唐時期也寫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正正體現了歷代文人「眾生皆苦」的悲憫。

莫言到底是甚麼底色相信國家已有公論。外交部在2012年莫言獲獎後表示祝賀並稱讚其文學造詣有目共睹,同時表明莫言的作品展現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而早在莫言獲諾獎前,他已被選為作協副主席,足見莫言在文壇的地位和官方對他的認可。即便是這樣他還是逃不過網絡的圍攻。

流量經濟+信息繭房

如今輿論環境愈來愈極端,反映了近年社交媒體爆炸式發展帶來的流量經濟和信息繭房的加成效應。中國的市場巨大,隨便抓住一個人群都可以使創作者得到巨額收益,而面向知識水平較低的「下沉市場」更是一門好生意。社會心理學理論證明,愈聳人聽聞、愈能激發人們情緒的內容愈容易得到傳播,因此流量經濟大行其道。各類內容創作者們為求流量故意煽動,偽造或提供片面事實,誤導公眾「帶風向」,進而獲利。於是張學友成了「港獨」,而帶節奏的人卻不會告訴你他曾經做過多少愛國行為。莫言成了與西方合謀打入體制內擾亂國家意識形態工作的罪人,而沒有人告訴你早在他得獎前已經得到體制承認,更不會認真為讀者分析其作品。

客觀的信息在互聯網上不是沒有,然而在以算法推送為邏輯的今天,這些信息很難觸及到被誤導者。被動接受信息的網民們會陷入一個個信息繭房。除非誰自己有覺悟主動驗證看到的信息,否則當他不斷收到類似消息,著名的戈培爾效應就開始起作用了:「重複是一種力量,謊言重複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

社交平台明顯不在乎信息的質量,他們在乎的是如何佔有用戶更多的時間,製造更多的互動,更多的轉發。政府部門也有縱容,對於那些對批評國家的信息管理很嚴格,而對所謂愛國流量就沒有足夠重視,畢竟此類信息沒有傷害到其執政基礎。於是這種低質量的、虛假的、煽動性的內容大行其道。原本愛國是一種含蓄深邃的情感,現在非要求「人人過關」;原本文學可以多元發展,現在卻只能讚美歌頌。長此以往,更多的民族棟樑會被污名化,社會也會在「抓鬼」和懷疑中惡性循環。

實際上放任此類內容傳播是一種十分短視的行為,可能它帶動了一些沒有判斷能力的網民「愛國」,但那不是真愛,充其量只是一種集體盲動而已。每一條短視頻,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劑迷魂藥,讓觀眾隨着躁動的節奏搖擺。在社交媒體如此普及的今天,這種趨勢不僅會錯誤的引導內容創作者靠這種煽動性的內容非法牟利,也會使大量網民陷入極端偏激的思維模式,而這才是最危險的。

中國要發展,要開放,就會產生新事物,社會就會趨於多元。屆時社會大眾能接受多少新事物,能在多大程度上包容多元,將決定國家能走多遠。如果民眾每天被極端信息影響,形成偏激的輿論氛圍,宏觀上會裹挾甚至綁架國家政策方向,影響政府理性決策;微觀上會加大社會撕裂,破壞人際關係,助長社會戾氣,進而使每個人的生活愈來愈不快樂,使我們的國家愈來愈封閉。

正如張學友講到的:「希望我們中國人是理性的,是以理服人的,在世界人面前展現中國人的風範。」這也應該是中國社會的追求。

最後,要改變亂局,官方必須負起責任。首先應當解決假新聞的問題,筆者認為在現在的技術水平下應當做到兩件事:

第一,國家網信辦可與大學或第三方研究機構合作,並利用技術革新,對網絡流傳的謠言進行驗證,並在該內容的呈現界面做出標註和澄清,記錄不可被刪除。未來只要某條假新聞或事實錯誤的消息達到特定傳播級數,就必須觸發此機制以正視聽。

第二,政府可強制社交媒體平台修改推送機制,如果推送了某條錯誤或偏頗信息後,必須向該用戶再推送闢謠內容,以平衡其接收的資訊。

是時候改變了。中國政府強調要堅定擴大開放,而只有當民眾的心門愈開愈大,中國開放的大門才真正有可能愈開愈大。否則即便門開了,也會被民間偏激的力量推回去。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