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闊歷史:一個被時代造就的傳奇法律傳譯員--高和爾

2022-07-20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7-20 at 12.00.13 PM.jpeg
作者:梁淏竑
出任陪審員一職是香港市民的一項義務。除少數獲豁免的行業外,大多數的香港市民均有可能收到法庭的傳召,出庭聽審。倘若大家獲悉將會出任陪審員,便可一睹法律傳譯員這個日常甚少接觸到的職業。然而大家知道這個職業的背後曾擁有一段富傳奇的歷史嗎?小編就此伸述首位法庭傳譯員高和爾(Daniel Richard Francis Caldwell)的傳奇,一位身兼三個職位,且又在庭審中擔任不同角色的故事。

早期香港的各級法院均以英語審訊。然而,本地華人大多不懂英語,為確保審訊的公平及公正,法庭傳譯員遂應運而生,負責協助司法人員與證人和被告溝通。這在香港早期的司法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席位。首位法庭傳譯員高和爾的誕生時間是1843年1月,他獲時任裁判司William Caine的舉薦而獲聘,成為裁判法院的傳譯官。說到這,大家會以為他是一靠關係,實情是他在機緣巧合下與William Caine成為好友,才會有後續的發展。此後,他與香港的法庭結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不解之緣。

早期的香港極度缺乏懂中文的翻譯官,高和爾是當時為數不多填補空缺的翻譯官。當時的報紙甚至諷刺政府沒了高和爾,許多事情都將束手無策。期間高和爾因加薪申請被拒而乾脆辭職經商。未幾,法庭已因缺乏傳譯員而難以運作,當時的大法官甚至要求政府重新聘用高和爾。無奈之下,政府於一年後重新聘用他,間接證明了當時的報紙所言不虛。現時的香港已發展成為一個享譽國際的大都會,誰又能想到百多年前的香港竟要對一個小小的法庭翻譯員依賴至此呢?

升職加薪,顧名思義即職位的提升導致薪酬得到提升,高和爾則反其道而行之,他是因薪酬的提升,而令其職位得到提升。1855年,高和爾申請加薪,理由是他當時的薪酬相較12年前不升反跌,這顯然並不合理。當時的副港督認為高和爾雖然在香港的傳譯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缺乏書寫翻譯能力,無法在翻譯方面擔當大用。英國政府遂拒絕他的加薪請求,他隨即辭職。一年後,法庭因高和爾的離職,出現了運作上的阻滯。1856年11月15日,政府為了合理地提高他的薪酬,讓其同時擔任總登記官、第一任撫華道及政府總譯官等這三個職位,以及任命他為太平紳士。想必當時的政府為了湊足「合理」的薪酬數字而費盡心機。其中「撫華道」一職,即華民政務司的前身,更是為了處理華人的事務而首創,當中是否因為「首創」可以較彈性地制訂薪酬機制?我們無從稽考。

一場庭審主要由法官、律師、證人、陪審員、疑犯和庭警組成,以及因案情需要而不時出現的傳譯員及旁聽人士參與其中。以上8個庭審崗位中,高和爾曾擔任其中的5個崗位,包括法官、證人、傳譯員、旁聽人士及疑犯。讀者閱讀至此或會感到狐疑,讓小編一一向大家拆解高和爾角色扮演的箇中來由。作為一名太平紳士,他有着擔任太平紳士法庭法官的資格。作為助理警司,他經常擔任控方證人,甚至不時在同一場庭審中飾演證人及傳譯官的角色。他曾旁聽一場庭審時,因該庭審缺乏傳譯員而臨時客串傳譯員,使該庭審得以順利進行。最後他曾成為一位疑犯是在1857年,新上任的總檢察官安士迪對高和爾進行19項指控,惹起社會的關注。結果是大部份指控均不成立。一個人能在其一生中擔任過不同的庭審崗位,實在是鳳毛麟角,這讓高和爾的一生添上傳奇色彩。有趣的是,高和爾的長子後來成為了一名律師。

高和爾位於香港跑馬地墳場之墓 ,copyright  May Holdsworth and Christopher Munn  Dictionary of Hong Kong Biography,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2),60..jpeg

(高和爾位於香港跑馬地墳場之墓)

一個小小的法律傳譯員,既無顯赫的家世,亦無過人的學識,卻能在香港此地。官運陞遷至總登記官,且成為太平紳士,屢罷屢用,打破過去用人的傳統,能人所不能,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究其原因,只能說他來到了一個適合的地方,趕上了一個合適的時代,在天時、地利和人和的因緣際會之下,締造一個傳奇的人物。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相信很多人一聽到三年零八個月這個名字,都會聯想這是抗日戰爭時香港被日軍佔領以及統治的時期。在香港淪陷之前,其實港英政府曾經作出頑強的抵抗,令到日軍本來打算以一星期就攻陷香港的計劃,被守軍硬拖至十八天才攻陷,後世稱為「十八日戰爭」。本文旨在述說香港義勇軍可歌可泣保家衞國的事蹟。它的組成來自香港不同種族居民,規模雖小,卻發揮強大作用,甚至在戰後被港英政府公布御賜「皇家」榮銜。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