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前景堪虞的客家方言

2022-09-02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9-02 at 6.14.01 PM.jpeg

香港總面積的90%在新界,大約975平方公里。居住於新界的人口,大約佔香港總人口的六成。

很多人以為新界原住民都講客家話,另外有些人認為新界人都會講粵語,都不是實情。例如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版頗具權威性的《中國語言地圖集》,就把香港列為純粹的粵方言區。但經常「上山下鄉」走訪客家村,筆者見過許多老人家一輩子只會說客家話。事實上,在五十年代的新界鄉村,客家話是流通最廣的語言。

WhatsApp Image 2022-09-02 at 5.54.57 PM.jpeg

(圖片由作者提供)

WhatsApp Image 2022-09-02 at 5.54.58 PM.jpeg

(圖片由作者提供)

當時,粵、客家、潮閩三種完全不同的漢語方言在新界使用。根據分佈村落數量的估計,使用人口從多到少依次是客家話、圍頭話(這個話題有點復雜,姑且列入粵方言系統)、疍家話(水上人家,粵方言系統)和福佬話(閩南、潮汕、海南及湛江的「黎話」,還有「台語」,皆可歸類為閩南方言)。

新界鄉議局轄下有9個區議會,包括沙田、北區、大埔、西貢、屯門、元朗、荃灣、葵青和離島。該9個區議會下轄27個鄉事委員會 。1991年初,新界鄉議局曾經編撰一本《新界原有鄉村名冊》,在集體契約內登記的村落共有652個,但可供查證的只有630個。換言之,當中有22個成了「消失的村莊」。

WhatsApp Image 2022-09-02 at 5.54.58 PM (1).jpeg

(圖片由作者提供)

整個充滿歡聲笑語,漫山遍野禽畜的村莊,說消失就消失,聽起來匪夷所思。根據筆者多年的田野調查,大致上有三個原因。
最普遍的「廢村」因由,是香港的城巿化發展迅速,偏遠村落的住民紛紛「洗腳上田」,搬進巿鎮打工,也方便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這股時代潮流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村寨農田的荒廢。我們現在行山經常能見到灌木蔓藤掩映的斷垣殘壁,就是香港農耕社會轉型留下的印記。

其二,是香港當年缺水,港府為解水荒建造多個山塘及大型水庫,淹沒了不少原始客家村落,原住民獲得當局的重新安置。

其三,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至七十年代初,西方面臨嚴重的勞工短缺,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有大量的客家村民移居英倫及歐洲諸國。不過,當時純粹是勞工輸出,與今時今日有學歷有資金有專業技能的移民,完全是兩回事。

WhatsApp Image 2022-09-02 at 5.54.58 PM (2).jpeg

WhatsApp Image 2022-09-02 at 5.54.59 PM.jpeg

在這630個村落中,客家村佔359個,接近六成。圍頭人(也有人稱為本地)村落167個,佔比26.5%;疍家(多為漁民村)33個,佔比逾五個百分點。另外還有五個福佬村落,以及逾一成的「混合村落」。

所謂混合村落,就是各個族群雜居,這當中又有些微區別。例如上水松柏塱村,圍頭人多而客家人少;上水坑頭村,客家人多圍頭人少。還有少數的混合村落,是客家人與廣府人混住,如大埔三門仔;或者是客家人與福佬人混住,如沙頭角的吉澳。

WhatsApp Image 2022-09-02 at 5.54.59 PM (2).jpeg

WhatsApp Image 2022-09-02 at 5.54.59 PM (3).jpeg

WhatsApp Image 2022-09-02 at 5.55.00 PM.jpeg

WhatsApp Image 2022-09-02 at 5.55.00 PM (1).jpeg

隨著香港成為國際都會,傳統鄉村普遍使用的客家話,正在大面積消失。年輕一代的客家子弟,能夠說流利客家話的越來越少,或者「識聽唔識講」。這情形在大陸「客家大省」的粵、閩、贛相似。客家話是中國八大方言之一,除非政府推出文化保育措施,否則難輓頹勢。

(以上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