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言有信》「火燒心」胃酸倒流 切忌藥石亂投

2022-09-22
 
AAA

shutterstock_1276494223.jpg

大家可能經常聽到有人話「火燒心」,泛指患者因下食道括約肌功能異常,導致進食後胃酸倒流食道而引起胸口灼痛,屬於胃酸倒流的一個典型症狀。下食道括約肌就好像「水龍頭開關」,正常情況下處於「緊閉」狀態,進食時括約肌才會放鬆,以便食物進入胃部。胃酸倒流患者下食道括約肌容易不自主地放鬆而導致「火燒心」。要有效控制胃酸倒流,必須按部就班,由醫生診斷病情後對症下藥。

基督教聯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顧問醫生王衡海指,對於出現典型胃酸倒流症狀的患者,一般會處方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以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然而,若患者用藥後情況沒有改善,或按指示停藥後症狀復發,便要接受上腔內視鏡檢查,亦即照胃鏡,讓醫生判斷患者是否已惡化成食道炎,並評估其嚴重程度。

WhatsApp Image 2022-09-21 at 4.30.51 PM.jpeg醫生診斷出現胃酸倒流症狀的患者時,臨床上會依照食道黏膜受損程度,分成輕微的A級至最嚴重的D級四個級別。

除了照胃鏡,為更清楚了解患者胃酸倒流的頻率、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醫生亦可能在病人鼻腔插入粗幼如電線般的導管,置於下食道括約肌上,進行二十四小時酸鹼度監察。近年,為更有效了解病人胃部情況,醫生亦會選擇將新款的微型膠囊感應器放入患者食道兩至四日,以無線電形式將數據發送到體外接收器。

王醫生表示:「膠囊感應器不但方便病人日常活動和進食,更因感應器留於體內時間較長,能獲取的記錄會更完整和詳細,譬如病人對哪些食物反應特別大,以便調整處方藥物和斷症。」王醫生續指,病人必須積極配合,按指示用藥、改善作息和飲食習慣,才可藥到病除。

縱然胃酸倒流很常見,但不等於我們可忽視它,甚至誤以為自行服用胃藥便足以解決,一旦食道長時間受胃酸侵蝕,可能會引起包括食道潰瘍或癌前病變等併發症,病情甚至變得無法逆轉。

胃酸倒流還可能引起其他症狀,包括噯氣(俗稱打嗝)、胃酸上湧至喉嚨、上腹痛等。這些症狀可能與食道炎、小腸氣或賁門失弛緩症等其它消化系統疾病有關,治療方案亦與胃酸倒流截然不同。因此,自行服用成藥充其量只是治標,但不治本,長遠更對消化系統造成傷害。王醫生提醒市民若持續出現胃酸倒流典型症狀,甚至長期出現上腹部疼痛、喉嚨痛、吞嚥困難等病徵,應盡早求醫。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77e161c0012a251cc74b2012317ea98a.jpg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