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才大融合倡議書》

2022-10-11
 
AAA

 shutterstock_777521938.jpg

「新人才、深融合、組建香港大團隊」

踏入回歸祖國25周年的香港,歷經社會動蕩、新冠疫情肆虐及國際地緣政治的急速變化,在中央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各界人士努力下,現已逐漸回歸正軌,但仍然充滿挑戰。近年來,本港面對人才流失、人力資源錯配及勞動力斷層等問題,香港必須有更大作為,大力推動更進取的人才政策,留住及吸引各地人才,積極培育本地人才。在國家發展大局中,香港如何重塑自身定位與把握歷史機遇,提升整體競爭力,已經成為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共同目標。

我們向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大力呼籲,以香港的整體利益為依歸,促進香港人才的大融合,推動人才體制的變革,建立創新的人才發展模式,從而提升整體人才競爭力。我們共同倡議:

人才的理念和定義必須予以更新,變得更廣泛、更包容,人才結構應該更為多樣和有機結合,不能只針對某幾個專業,必須包括基層及對香港整體有價值而可能被忽視的工種和職業。一個競爭力強的社會經濟體系,必須吸納及融合不同來源、不同技能、不同層面、不同行業、不同工種的人才,增加多樣性、流動性,才能高效運作;

shutterstock_1198470781.jpg

本港的人才來源,包括本地人才、內地人才,台澳地區人才,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才,除了積極吸納他們,更重要的是有效地融合他們。本倡議的「人才大融合」是指各來源地的人才,在擇優吸納的前提下,能夠和諧地、平衡地互相整合,以公平合理的條件融入香港。融合之謂「大」者,是把各方人才組建成為整個香港的「大團隊」,使人才的綜合價值得到最大的發揮,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為香港的整體利益作出最大貢獻;

隨着移動互聯網、數碼經濟興起,新的行業、崗位、工種不斷湧現,就業模式和工作場景,也隨着全球政經結構轉型和新冠疫情而產生微妙變化,勞動力的多樣性與涵蓋範圍正不斷增加,社會各界對工作的觀念和態度也在不斷轉變,特別是年輕人。必須促進各種人才對新興行業與新型崗位的適應和融入,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增加縱向和橫向的流動機會;

政府和各界必須一起實施更開放、更全面、更積極的人才政策,鼓勵本地人才按客觀條件留港發展、北上發展,同時促進香港與外地人才的雙向流動和融合,特別是內地人才,吸引更多高質素、國際化的人才來港,產生人才的磁吸效應;

本地勞動力的更新和發展非常重要,必須大力發掘和培養本地人才,提升本地勞動力的發展條件和機會,增強其職業能力,建立新的勞動力階梯,協助不同階梯的勞動力應對創新與變化速度加快的新環境,配合他們有效轉型,與外來人才一起融入香港的整體人才庫,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協同效應;

要致力打破人才流動壁壘,改變舊思維,不再以狹隘的「在地觀念」來留住或吸引人才,要推動人才在行業流動、地域流動、向上流動、職業流動等方面的便利與可持續發展,鼓勵本地人才跨境流動及推動各地人才跨境融合,從而鞏固及進一步突出香港作為國際化大灣區城市的地位,提升香港的競爭力及國際影響力,掌握「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機遇;

必須有效平衡不同來源地的人才之間的訴求和利益,不單純以來源地劃分人才在港的待遇和條件,按實際情況促進人才在「質」和「量」方面的優化,從而發揮不同人才在「大團隊」氛圍下的最大價值,產生乘數效應;

shutterstock_1051244312.jpg

大力在社會各層面倡導職業、工作無分貴賤的觀念,繼續宣揚「行行出狀元」的精神,保護不同階梯勞動者的尊嚴,改變社會對人才、職業與勞動力的固化概念和利益關連,適應新時代、新經濟、新機遇下的勞動力結構性轉變;

致力於為各方人才創造良好及人文友善的成長、落地及持續發展的環境和配套條件,增加良性互動,讓不同人才能夠在香港高度融合,為各行各業、各來源地的人才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從而提升香港人才在公平、公正的大原則下相互配合,讓各種人才、各地人才與香港建立多元化、多維度、跨地域的緊密關連,以不同方式與香港的整體利益掛鈎,不拘泥於單一落地形式,使香港在創新的人才模式下持續發展,增強並優化香港的核心競爭力,甚至引領世界。

發起人: 黃炳逢(選委)、胡盛龍、洪雯(議員)、汪揚教授、林振昇(議員)、鄧飛(議員)、
譚金蓮(選委)、廖於勤(選委)、黃祉穎(選委)、李樹甘教授、司徒聖豪博士


香港人才大融合促進組
2022

 

 

延伸閱讀
  • 我一直支持開放所有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的人,都可以在香港打工,這不是步伐太快,而是已經太慢了,相比內地的一線城市而言,我們已經慢了幾十年。

    吳桐山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