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推動年輕人掌實權才能加快香港發展

2023-04-27
吳桐山
學研社研究員、時事評論員
 
AAA

342344513_6088893507824943_9193541024004428047_n.jpg

最近香港高官和立法會議員一起北上認識祖國,固然是一件好事。高官議員認識內地是好,但從另一個角度,也反映出他們平日內對內地了解不夠深入。例如看到一些報道,說香港的高官議員到訪比亞迪看雲巴,又到訪華為小鎮,個個豎起大拇指,但我看起來覺得有點搞笑和無奈。一河之隔的兩個地方,為何這個地方的人來到像「大鄉里出城」?你的表現告訴我,這班議員平時一定不看「新聞聯播」,也極少關注內地資訊,應該也不看央視「春晚」,否則他們應該不至於那麼驚訝。雲巴上春晚舞台都不止一次了,全國人民就數你們最驚訝。

之後高官議員又到了佛山,了解機械人等行業,認為可以引進機械人解決香港勞動力樽頸。這個願望固然不錯,但無論是機械人還是人工智能等新鮮事物,都是年輕人的天下,因為長者很難學懂如何跟機械人和人工智能溝通。

342046236_1428058231272586_7965225438717116839_n.jpg

學習能力,是一個人年輕和年老最重要的象徵。甚麼說明你老了?不是身體,而是學習能力愈來愈差,對新鮮事物不感興趣、不會用。所以香港可以如何追趕內地的新技術,願望和實際永遠是兩回事。例如餐廳可以用的烹調機械人,我早年在內地做餐飲生意的時候已有了解,現在的技術當然更為成熟。問題是機械人也是需要與人交互使用的,香港的餐飲、零售等行業,從業員平均年齡都十分年長,要他們學懂如何使用機械人,困難太大。而且香港受地理環境所限,很多是小店,廚房難有足夠面積和規模去使用這些廚房機械人。

了解是好事,但我們需要反思,如何增進常態了解,而不是單靠一兩次的「旅行團」去走馬觀花。這些「旅行團」行程中可以「嘩、嘩、嘩」,回來之後照樣是老樣子,要打破關鍵的樽頸並不容易。我認為從意識上而言,首先要推動特區決策層的年輕化。

WhatsApp Image 2023-04-26 at 11.21.37 (1).jpeg

我早年曾撰文指,香港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議員,都太年長,要靠這些人推動香港搞創新科技,感覺像開玩笑多一點。不得不說,新一屆「愛國者治港」的香港在這方面有進步。例如第七屆(現屆)立法會議員的平均年齡是52歲,比起第六屆立法會的58歲,年輕了足足6歲,這個年齡比全國人大代表平均年齡的53.77歲還要年輕一點。

但我還是要說,參與者年齡是輕了,但掌握實權的「話事人」,還是老了。例如新一任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平均年齡為65.7歲,創歷屆以來最高。還記得有媒體曾經就這個問題採訪某行政會議成員,該成員舉美國為例,說美國總統年齡也很大。的確如此,所以近年美國政壇陷入特朗普和拜登無限循環,兩黨都沒有甚麼耀眼的年輕新星冒起,這對美國的禍害有多大,大家可以目睹。難道這是一件值得學習的好事?

香港的光輝屬於上世紀的50後、60後,但之後的一代人,似乎迷失了,上不了位,這是香港落伍的深層次原因。要推動年輕人上位固然需要時間,逐漸有更多年輕人入局,可見高層有這個意識。但我還是希望年輕人可以更快掌握實權,才能真正讓香港動起來、變起來、快起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我日前接觸一個一直撐JPEX的不是太熟的朋友,他提到一個他撐JPEX的理由,居然是「反建制」。他認為政府如此高調要拉人封鋪,一定是有「不可告人」的理由,所以他要繼續支持。這種想法不禁令我啞然。原來被騙都有政治理由。

    文瑜  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