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文:香港草根為何不願北上居住?

2023-05-08
陳凱文
學研社成員、福山智庫研究員、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AAA

shutterstock_1015333969.jpg

隨着國家在2015年提出「粵港澳大灣區」概念後,加上港珠澳大橋的落成,區內各個城市基本上亦已鋪了高鐵,香港前往其他大灣區城市的通勤時間大為縮短,「一小時生活圈」逐步成形。雖然兩地的跨境往返,曾因新冠疫情而受影響,但是隨着兩地放寬入境檢疫措施,即坊間俗稱的「通關」後,人流和物流恢復正常,部分人又再開始鼓勵港人北上創業和居住,亦有人建議港府把內地鄰近城市的空置商品房買下來,作為租給港人居住的公屋。

作為一名疫情前已搬回內地居住的港人,本文想從市場和實質操作的角度,探討港人北上居住的可行性。這裡所說的可行,主要是針對香港有居住困難的中下階層,即有資格申請入住香港公屋的居民,而非月入三萬或以上,或者有能力在內地創業的家庭。一來是因為有人建議港府在內地作公屋,二來是內地與香港的低技術工種,薪金差距仍然不少,意味着這班港人是把內地鄰近城市視為「睡城」,每天仍要往返香港上班。

在這情況之下,真正意義上的「一小時生活圈」,即從家中出發到公司的通勤時間,是在一小時之內的地方,可能只有深圳的羅湖區、福田區,以及接近深圳北站的龍華區。羅湖區和福田區有東鐵線,又有直通大巴,自然最為方便,但深圳北附近的龍華區,高鐵的行駛時間雖然只要十幾分鐘,但前往西九高鐵站的交通其實並不方便,加上上車前要一地兩檢,所以能一小時內由香港到深圳北站,已是最樂觀的算法。

然而,羅湖區和福田區基本上是深圳的心臟地帶,除非是住城中村內的握手樓,或者是沒有電梯的舊樓,否則一個四百來呎一房一廳的商品房,房租最起碼是在四千以上,若像有人提到七百呎單位,則最起碼在六千至八千。至於深圳北站附近的龍華區,所謂三千能租到七百呎單位一說,通常是城中村或工廈改建的青年公寓,正經的一房一廳四百來呎商品房,價位亦在四、五千以上。

shutterstock_2145115871.jpg

是故,大家如有經常瀏覽內地的租房app,只有去到觀瀾、光明、龍崗、寶安或坪山一帶,才有機會找到三千元左右、七百呎的一房或兩房單位,而且數量極為有限。要數量足夠多、房租在三千以下而又四正的商品房,只能在深圳以外的城市,如惠州、東莞裡頭找,但通勤時間是另一個問題:單到過了關轉地鐵到觀瀾、光明、龍崗、寶安或坪山,通勤時間已超過一小時,即是從香港出發要兩個小時。

坪山雖在一小時之內,但香港到坪山一天只有四班。惠州和東莞則是搭高鐵的通勤時間,已要一個小時,而且香港到惠城區的惠州北站,班次一樣不多,更不要說北站附近仍在開發,住宅較多的江北區,坐公交車至少40分鐘。惠陽區的南站班次較多,但站頭最開始設計時,似乎沒預計那麼多人流,所以一到下班或尾班車時間,站外的塞車問題很嚴重,意味由家中到工作地點,最起碼要兩個半小時。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說,住在香港新市鎮的通勤時間亦不低,但住屋環境較佳,這一說法未必對深圳市中心的城中村成立,而且我們還要計算車費問題,特別是香港所有陸路交通工具,同樣的路程都會多收約二十元,意味着你住深圳距離市中心較遠地區,東鐵連深圳地鐵車費一程要70元;香港搭高鐵到深圳北要75、到坪山要91、到惠州南要100、惠州北要128、虎門要178,而且還未計兩地地鐵車費。

如此一來,假定一個人回港上班26天,來回車費分別是3640、3900、4732、5200、6656和9256元。由此可見,撇除某些人的政治偏見和生活習慣上的不適應,只有香港的中等收入家庭,才有條件在真正意義上的「一小時生活圈」住上七百呎商品房,而距離過去被稱為「二線關」外的深圳市其他地區,以及深圳以外的鄰近城市,則在通勤時間長的同時,通勤費用亦不菲,致使香港的草根階層,寧願住在交通方便的市區劏房,都不願把深圳以外的其他城市視作「睡城」。

換言之,除非已經退休,否則對於香港草根而言,居住和通勤成本是他們不願搬到香港以外地方居住的一大因素。部分人若真是希望透過鼓勵草根階層回內地居住,以此解決香港的土地和樓宇供應緊張問題,並不能單靠港府把內地鄰近城市的閑置商品房買下來。最具實質操作性的兩個辦法,要不是呼籲政府向住在內地的草根,派發實報實銷的住屋津貼,以便他們有能力在深圳市中心區租房;要不給予對方實報實銷的車船津貼,補貼他們來回香港的通勤成本。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