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偉:中美重新接觸後能走多遠?

2023-05-29
沈大偉
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
 
AAA

W020230512251300368486.jpg

美國和中國政府三個月沒有高層對話和接觸之後,過去一周進行了一系列直接交流。其目的旨在穩定緊張的關係,為不斷惡化的關係制定底線,並為未來的討論和交流制定路線圖。謹慎是必要的,但雙方高級官員再次直接交流這一事實,至少可以讓人感到一些安慰。

交流總歸是不錯的。最近三個星期,中美兩國政府高級官員沒有任何聯繫。然後,5月10日和11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和中國國務委員王毅在奧地利維也納進行了為期兩天的閉門磋商。此次會談沒有事先對外宣布,讓外界觀察人士感到意外,但它原本早該舉行,所以受到歡迎。

今年2月,美國空軍在南卡羅來納州海岸擊落一枚中國高空氣球。此後,雙方沒有進行過任何高層接觸。中方聲稱,氣球是一架氣象監測機,偏離了路線,飄到美國本土上空;美方則認為,它盤旋在美國蒙大拿州的洲際導彈發射井和敏感軍事設施上空,是在執行情報監視任務。氣球擁有高分辨率攝影和信號情報收集設備,強烈表明它在執行情報收集任務,即使已經偏離了預定航線。(當時,這隻氣球已經穿越了阿拉斯加和加拿大領空。)

此次熱氣球事件,導致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取消了計劃已久的對華訪問。這次訪問原本旨在為兩國政府間的磋商和接觸建立框架和路線圖。

隨後三個多月,中國政府暫停了與美方的所有往來(儘管沒有對外宣布)。直到5月8日,美國駐華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才終於與中國外交部長秦剛會面。中方甚至拒絕了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電話或者視頻會議的美方要求,而其他部長級官員之間的高層互動也被(中方)凍結,包括中國國防部長拒絕接聽美國國防部長的電話。

北京顯然冷落了華盛頓,這與其說是因為「氣球事件」,不如說是因為美國政府允許台灣領導人蔡英文4月時兩次在美國停留:一次在紐約,一次在洛杉磯。她在洛杉磯的時候,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飛抵加州,在羅納德·里根總統圖書館迎接她。這反過來激起了中國針對台灣的新一輪脅迫性軍事反應。對於華盛頓破壞1979年達成的關係正常化協議,中國政府越來越感到不安——該協議規定美台官員之間進行非常有限且非官方的接觸。

shutterstock_1661459827.jpg

所以,北京過去幾個月對華盛頓的冷漠態度,不僅僅涉及「氣球事件」。在此期間,美國政府多次請求北京重新開放溝通渠道。最後,上周伯恩斯和秦剛會面,沙利文和王毅進行會談,終於實現了突破。

雙方都對維也納會談的內容守口如瓶,儘管都使用幾乎相同的語言,表示此次會談是「坦誠、實質性和建設性的」。相比之下,和伯恩斯會面時,中國外長秦剛在若干問題上告誡了美國大使,主要是因為台灣問題以及美方「說一套、做一套」,「掏空一個中國原則」。秦剛進一步指責美方的一系列「錯誤言行」,警告美方「停止損害中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停止對中國打壓遏制」,「深刻反思」自身行為。

毫無疑問,王毅在和沙利文的會談時重複了這些主題。儘管如此,這兩次會面和相關官員都強調「穩定」關係和「擴大高層溝通」的必要性。

因此,這兩個大國之間的雙邊對話已經重啟。這是非常好的消息,因為直接對話一直是最好的,尤其是在雙邊關係如此緊張,並且危險的意外事件或者危機可能爆發的時候。問題是:對話後將何去何從?雙方極有可能討論(並可能制定出)「路線圖」,以便各自採取連續的對等步驟,以此穩定關係,重新實現政府間高層互動的制度化。

雙方的問題和壓力都根深蒂固,而且真實存在。克服障礙並不容易。但見面和交談是一個開端,也是最好的出路。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美聚焦》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