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言有信》當心「血糖踩界」 糖尿前期勿輕視

2023-11-16
 
AAA

 shutterstock_1617007861.jpg

餐餐外賣、缺乏運動,是不少忙碌港人的寫照,惟長期維持這些不良習慣,「糖尿病前期」隨時找上門!

 俗稱「血糖踩界」的糖尿病前期,泛指血糖高於正常水平,卻未達到可診斷為糖尿病的水平,是確診患上糖尿病前的一種高危狀態。倘若未有妥善應對,數據顯示近七成人最終會患上二型糖尿病,恐需接受一輩子治療及護理。

血糖「踩界」足以構成不同傷害

要得知自己是否已踏入糖尿病前期,一般可透過檢驗空腹血糖,以及三個月平均血糖值指標「糖化血色素」兩種途徑。假如空腹血糖介乎5.6至6.9 mmol/L,又或三個月平均血糖值指標「糖化血色素」介乎5.7%至6.4%,很有可能已踏入糖尿病前期。

屯門醫院內分泌及糖尿科副顧問醫生吳文玉提醒,即使高血糖情況未惡劣至確診糖尿病,血糖「踩界」已會稍稍造成不同傷害。「這階段身體已對胰島素產生一定程度的抗阻,胰臟功能亦開始減退,『糖尿腎』、中風、心血管疾病、『糖尿眼』等糖尿病併發症亦開始出現。因此,高危一族切勿輕視糖尿病前期的風險。」

01 (2).jpg
 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醫管局新界西醫院聯網聯同社區夥伴舉辦不同活動,冀加深市民對糖尿病的認識及關注。

控制血糖非朝夕 可循飲食運動介入

慶幸的是,糖尿病前期並非不可逆轉,只要及早介入控制,高危一族的血糖水平仍有望回復正常,有效預防或延緩糖尿病。吳醫生表示,早有充分科學實證顯示,控制飲食、運動、體重控制及戒煙酒,均是有效預防糖尿病前期的良方。「要預防糖尿病並非一朝一夕,更多取決於我們每次的選擇。多遵守少糖、少油及均衡的飲食原則外,定期運動亦可改善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穩定血糖水平。」

吳醫生續指,假如情況未有改善,合適的患者可透過醫生處方藥物控制血糖。以甲福明(Metformin)為例,藥物有減少肝臟產生葡萄糖、增加胰島素敏感度等效果,有助這些「踩界」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控制血糖。

高風險人士應定期參與糖尿病篩查

由於糖尿病前期並無明顯病徵,定期參與篩查,有助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吳醫生提醒,有糖尿病家族病史、過重或肥胖、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患有心血管疾病,以及年齡45歲或以上等高風險人士,應定期參與糖尿病篩查。市民可以前往地區康健中心參與糖尿病篩查,又或諮詢家庭醫生等。

02 (2).jpg
糖尿病前期並非不可逆轉,惟若未有及時介入,七成患者最終會惡化至二型糖尿病,屆時很可能面對一輩子的治療及護理。圖中護士透過遙距醫療為糖尿病人提供跟進服務。

77e161c0012a251cc74b2012317ea98a.jpg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