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網站欄目:
要聞
政治
財經
大灣區
房屋土地
教育親子
科技
軍事
文化
健康
生活
職場
中國
國際
博客
影片
專題
熱門話題:
香港怎麼辦
新冠肺炎
特首選舉
大灣區攻略
大灣區升學
醫言有信
The China Current
訂閱思考香港週訊
主頁
要聞
政治
財經
大灣區
房屋土地
教育親子
科技
軍事
文化
健康
生活
職場
中國
國際
影片
專題
搜索
博客
熱門話題:
香港怎麼辦
新冠肺炎
特首選舉
大灣區攻略
大灣區升學
醫言有信
The China Current
文學
文學
《賢聚嶺南》:疫情時代,我們如何閲讀中國詩歌
所謂「天下學問一家」,就是天下學問,無論東西南北,無論漢學國學,不同傳統的學問能夠深度交流,互相融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不分。
賢聚嶺南
2021-11-19
徐悅東:60%的中譯本不值一讀?
近幾十年來,隨着「打開國門」的進程,中國出版界引進了大量外版著作,譯著為促進中國的學術發展和文化交流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糟糕的譯作也糟蹋了名著,甚至會誤導讀者。
2021-03-04
何杏楓:電影《色戒》與張愛玲的翻譯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何杏楓出版了新書《重探張愛玲——改編·翻譯·研究》,從改編和翻譯、細讀和重探等角度,切入張愛玲作品和「張愛玲現象」,細細解讀這位深具影響力的作家。
2019-01-14
于澤遠:二月河作品再引爭議
二月河生前或許沒有料到,他的逝世會讓其作品再度出現爭議。但二月河的作品畢竟屬於文學創作,不是歷史研究,不必為歷史真實性負責,批評他的作品有很多史實錯誤似乎有些吹毛求疵。
于澤遠
2018-12-17
韓詠紅:久違了的批評聲
中共官媒人民日報社旗下的人民網本周連續發表「三評浮誇自大文風」系列文章,將近幾年來在網媒上頗為流行的文風狠狠批了一遍。「跪求體」「哭暈體」「嚇尿體」近年大行其道,還赫然成了套路,用來讚許中國各種傲人成就,同時貶低其他國家,以此刺激讀者對中國的自豪感,還自認為有個性。
韓詠紅
2018-07-09
「文學界的王菲」王安憶專訪
王安憶的身上有太多被外界賦予的標籤,比如,“風格多變的高產作家”,“上海城市書寫者”,“張愛玲後又一海派文學傳人”。然而,這些對於作家本人而言,不過是外部的喧譁。
201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