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前後舞台劇演變 中英劇團建全港首個檔案文獻庫

2019-04-04
 
AAA

舞台反映社會文化及生態。1979年創立的中英劇團獲民政事務局資助成立全港首個劇團檔案文獻庫。重整過去的舞台光影外,劇團更由即日起至今個月13日在尖沙咀文化中心展出部份珍藏,讓市民更了解本地舞台劇以至社會的演變。

走訪難民營演出 演員為外籍人士講英語

中英劇團是由英國人狄必達(Peter Day)創立。當時英國中小學已廣泛推行Theatre-in-Education達25年,透過戲劇刺激學生的想像力。狄必達來港後向英國文化協會建議,推行一個為期半年的社區推廣戲劇教育計劃。與1977年已成立的香港話劇團不同的是,中英劇團致力把戲劇帶進社區。

6.jpg

7.jpg

劇團當年走入難民營表演,小朋友都感到雀躍。

8.jpg

當年都是外籍演員演出,內容都是英式文化為主。

因此中英劇團會去學校,甚至到難民營演出。但在殖民地年代,演員大部份都是外國人,劇目語言都是使用英文。直至1981年中英劇團才首次聘用華人演員。 負責整理劇團資料的中英劇團文獻主任陸詩恩介紹,當時演員到難民營演出的其中一個劇目,主旨是「How to make a cup of tea?」(如何弄一杯英式奶茶)。當年每位小朋友都會獲分發一本學生手冊,透過大型的茶杯作佈景,演員扮演糖、奶、水等走進杯中,引發小朋友哈哈大笑。「由於他們大部份都未必懂英語,都是透過演員動作去理解。」

80年代中本土劇冒起 回歸成戲劇題材

當時本港劇團演的大部份劇作都是翻譯劇。到80年代中,劇團第三任藝術總監高本納開始為劇團重新定位。中英劇團藝術總監張可堅指,高本納作為一個外國人更加想知香港的事,「透過戲劇他自己都認識多了。」張可堅稱讚高本納好快亦好樂意融入本地社會,「舞台人總是關心社會…他立即找了本土班底,包括杜國威,當時杜寫劇本都未是那麼出名,他已經懂得找他。」

13.jpg

張可堅稱,當年幾任外籍藝術總監帶來了不同的文化刺激了本地年青人,未來劇團繼續引入外國文化,亦輸出香港文化。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中英劇團1985年推出《我係香港人》,由7名年輕演員演出,探討香港回歸問題。描寫了在英國管治下,香港人卑下甚至阿諛奉承的時期,再說到香港人當下的怨恨和希望。舞台劇的題材及風格創新,大受歡迎。其後本土創作越來越蓬勃,劇團推出過《會唱歌的昂船州》(1992年),《芳草校園》(1994年),《冰鮮校園》(2008年)…由填海講到殺校,不少都是以時事議題作背景。

10.jpg

文獻庫珍藏了多張舞台劇的海報,部份將於尖沙咀文化中心展出。

首位華人藝術總監古天農 推動口述歷史劇

1993年底,中英劇團出現首位華人藝術總監,他便是著名導演古天農。他加盟前曾執導多個賣座舞台劇,如《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南海十三郎》等等。古天農稱自己首部創作已是本地題材,講述學生會考壓力,「不少人會去英國、美國看戲劇了解當地文化。外國人來香港有甚麼給人看?難道人家來港又是看《歌聲魅影》?」

14.jpg

著名舞台劇導演古天農見證舞台劇界的演變。他指,文化歷史反映社會演變,十分珍貴必需保存下來。

15.jpg

9.jpg

11.jpg

 
古天農一直帶領劇團嘗試不同類型的劇作,包括各區的口述歷史劇,並大膽創新由「素人」親自上陣演活自己的故事。劇場成為組織社區歷史拼圖的載體,把那些年自己親身經歷的香港小故事,逐個逐個演活並紀錄下來。香港人過去講保育,多關注例硬件,卻少留意文化軟件。古天農說,劇團建立文憲庫的目的就是要讓大家了解本地歷史,「如果我們不好好保留這些東西,便與一座大廈一樣,拆了便沒有了。」他們希望其他劇團都能仿傚,一同保育這些舞台的珍貴歷史。

延伸閱讀
  • 聚散總有時,有的散得很悲壯,有的散得很美。就像編劇何冀平希望的那樣,雖然劇中最後一句台詞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這戲的筵席可以延續,再延續。

    薩日朗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