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暴力亂港 「沉默的人」到底在想什麼?

2019-09-02
斯諾
新創見公共事務研究中心委員
 
AAA

si1.jpg

從6月開始至今的香港政治風波已經持續至今,從和平理性的集會遊行,到愈演愈烈的暴力衝突,現在更上升為針對民眾日常生活的暴力與不合作行為,市民正常的返工、回家、上學都受到影響。很多人應該都會疑惑,為什麼已經如此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香港仍有很大部分普通民眾不願明確與暴力割蓆,他們到底在想什麼?難道這樣的破壞他們都看不到嗎?為什麼沉默仍在沉默,暴力仍在進行?

在「沉默大多數」的圈子裡,這種感受更是尤為深刻,有時甚至感到無比心寒。香港政治風波持續至今,勇武派破壞香港動力的來源,一部分來自於自身和同伴的力量,一部分的確是來自於對暴力默許的市民。也可以說,今時今日,如果不與暴力台灣,這些所謂的「和理非」也就成為了勇武派的幫兇,助長著暴力行動的不斷升級,也破壞着他們所珍愛的家園。

那麼沉默的人到底在想什麼?為什麼不與暴力示威者割蓆?筆者認為,有如下三個原因。

首先,將所有的錯誤歸咎於政府,將一切暴力行為化解為對於政府不滿的表達形式,從而將暴力行為合理化與合法化。根據中大/明報的調查顯示,面對受到示威風波而影響的香港經濟,問到誰要負最大責任時,有56.8%的受訪者認為是特區政府,約兩成認為是中央政府,認為示威者要負最大責任的只有8.5%。

所以,面對不斷升級的暴力、對公用設施的破壞和對於經濟的影響,身邊譴責的聲音寥寥,更多的則是「如果政府回應訴求,他們就不會這樣了」「他們也是走投無路,只能通過這樣的行為表達」……有了特區政府這個靶子,所有的一切暴力都是合法的,可是,他們是否有想過,政府並非沒有回應,而是回應的讓他們不滿意。「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簡直是漫天要價,特區政府雖然反應遲緩,但的確也作出了一些改變。如果按照他們的邏輯,「五大訴求」政府一日沒有全部滿足,這些無休止的暴力也就可以無休止的繼續嗎?

其次,感性層面的同情與包容,加之勇武派站在道德至高點的宣傳,讓沉默的大多數對此默許與贊同。記得有人曾跟筆者表達過支持激進暴力示威者的原因,他說「這些人(勇武派)是賭上自己一生的命運,為香港換取一個更好的未來,而這個未來你也有份享受,我們沒有這種勇氣,難道還不能默默支持他們嗎?」

話雖如此,可是看看現在的香港,地鐵被破壞,地磚被掘起,遊客被恐嚇,經濟不可避免地面臨衰退,這難道就是他們孜孜以求所追尋的更好的香港嗎?當一個破壞者確實容易,只需成逞一時之快,但是建設者卻需要經年累月的努力和前行,如果將這樣的破壞,簡單等同於建設「更好的香港」,那麼對真正的建設者,又是多麼的不公平。

最後,香港這座城市的自癒能力,讓很多市民仍未感受到暴力和破壞帶來的切膚之痛。雖然暴力行動在「遍地開花」,但是如果週末和平日避開示威者的區域,不看新聞,對於生活在香港的居民,對於暴力活動甚至可以說是沒有感知的。破壞港鐵公用設施、將轉頭擲向鐵軌,港鐵員工連夜加班修復鐵路;遍地垃圾、地磚被撬、連儂牆全港開花,清潔工人早點上班,一點點給清潔乾淨;被砸爛的紅綠燈,香港市民自行禮讓,以交通不會癱瘓……就這樣,在緊守崗位的每一個勞動者的努力下,強力的暴力行為就這樣被掩飾和抹平了,催淚彈又如何?破壞公用設施又如何?反正都會修好的。就在這樣默默地掩飾之下,一切破壞公共安全、毀壞公用設施、犧牲他人利益和安全、破壞香港未來的行為都可以是被默許的。

一直以來,香港的中間派、沉默的市民是維持這個城市高效運轉的中堅力量,而現在,當城市陷入混亂、暴力被逐漸合法化,如果沒有每一個普通市民維護這個城市法治、安全與和平的意志,可以預見暴力仍將繼續,因為施暴者始終認為民意是站在他們一邊的。改變城市的力量在於普通的市民,不管秉持着如何不同的見解,請先對暴力和破壞說不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