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信:社會矛盾加劇 改革諮詢委員會制度刻不容緩

2019-12-04
黃偉信
香港青年專業聯會創辦人
 
AAA

tunnel1.jpg

近日社會衝突不斷,特首當初無視社會各階層反對,強推逃犯條例,自然是責無旁貸。但特區政府誤判民情,亦顯示其「收風管道」未能發揮作用。回想更早前,政府推出三隧分流後因民怨被迫撤回,其實早已響起警號,顯示交通諮詢委員會未能作為政府的耳目,諮詢委員會制度改革已是刻不容緩。

以交通諮詢委員會為例,其本身是香港公營機構,現時由特首委任,負責就香港的交通運輸事宜向行政長官及行政會議提出意見。但三隧分流引起的爭議,正反映交通諮詢委員會的重要性、職能均未能發揮。交通是一門專業學術知識,當中主要包括運輸政策、運輸經濟、運輸模型和交通規劃,與一般政策、經濟和城市規劃有重大分別,筆者認為當權者應尊重專業人士,例如交通諮詢委員會這些專業性質重的委員會,應安排過半數的相關專業人士。現在委員會內卻有超過一半均非交通專業,包括現任運輸署署長亦是由政務主任升任,委員內更有不少成員既沒有駕駛的習慣,亦不以公共交通工具作日常通勤,由這些人擔任委員,實在是對運輸界的侮辱。

目前全港有大約500個諮詢及法定組織,被視為是公共行政重要的一環,以協助特區政府諮詢持份者、制訂政策方針和執行法定職能。政府稱會考慮不同背景和經驗的人士,例如專業人士、學者、工商界人士、地區及有關界別的代表。透過這些組織,社會各界人士和有關團體,可在政府制訂政策和籌辦公共服務的不同階段,直接為特首、行政會議和政府管治班子提供意見及獻策。

其實委員會有來自不同背景,甚至較「離地」的成員亦非壞事,地區較有名望的專業人士,更可以向政府提供專業意見,並且借助他們的聲望推銷政策,讓業界及大眾市民較易信服。無奈現時的諮詢機構成員均為政治委任,任命準則缺乏透明度,不少人批評是「益自己友」,視為政治酬庸。

筆者身邊不少朋友都是專業人士,在外地留學,也有本地博士和碩士畢業生、工程師、會計師、律師,即使他們積極參加了自薦計劃,大部分竟然在第一輪面試即止步。相反,卻有資歷較遜色者成功入圍和獲委任,難度是人選早已內定?而最近更有消息指出,將會大量安插落選區議員進入各個委員會。

無可否認,特區政府勤於地區諮詢工作,可惜成效一直惹人詬病,更屢爆醜聞,打擊諮詢團體的公信力。各界狠批政府無進行公眾諮詢,忽視市民聲音,帶頭破壞既有的諮詢程序做法, 現在更無視民意,以政治酬庸凌駕專業。政府應把握社會不安的警號,痛定思痛,致力改革各個委員會,廣泛吸納各個背景階層的聲音,使社會盡快重回理性討論的正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統計處指,今年人口上升,主要由於期間錄得17.4萬名香港居民淨移入,包括3.1萬名單程證持有人的移入以及14.3萬名其他香港居民的淨移入。其中在短短約7個月,各項新增或經優化的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約120,000宗申請,批出超過75,000宗,其中「高才通計劃」反應尤其熱烈,接獲超過41,000宗申請,批出超過30,000宗。這些切切實實的數字充分反映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下的亞洲國際都會魅力依然。

    楊莉珊  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