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防疫要可持續 全面封關不可取

2020-01-29
吳桐山
學研社研究員、時事評論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1-29 at 10.19.35.jpeg

新的一年,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就面臨新型冠狀病毒的重大挑戰。這次疫情危機,現在看來,早期是存在一定的隱瞞疏忽。武漢市在疫情發展初期,並沒有及時採取足夠的防護措施,以致大批在武漢感染病毒的人,在春節前的春運期走到了全國各地。直到除夕前兩三天,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發話,全國官僚系統和民眾彷彿才一夜之間認識到疫情的嚴重性,紛紛採取防疫措施。

但就好像壓住的彈簧一樣,一放手就彈得很高。正正是因為之前沒有充分重視,後來一重視,大家又會覺得這事非常非常嚴重。

我也健康申報一下,春節期間,我有到過內地,我到過一個內地城市,一直居家,該城市迄今出現了6宗輸入性病例,較香港的8宗輸入性病例略少。因此我認為個人風險與其他在香港本地過年的市民差不多,並不是特別高。但我在內地的感受,一開始是覺得防疫措施來晚了,後來卻是覺得防疫措施有點兒過敏了。

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集,這些生活習慣,付出的成本不高,卻能得到好的防疫效果,是早在春運開始前,就應該宣揚和推廣的。但這些措施來晚了。但到了後期,防疫措施越來越多,打擊面越來越廣,封城、封村、封小區,關網吧、關戲院、關餐館。內地的防疫措施,由國家、到省級、市級、縣級,一直到村,層層加強。有些村落甚至已經不准除本村人以外的任何人士進入。

比較沙士疫情,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傳播發展較快,但死亡率明顯較低,從當前公佈數據,死亡率低於5%。即使有人可能質疑內地數據的真確性,但香港以及海外病例也累計近百宗了,還沒有出現過死亡病例,這肯定不是致死率高的傳染病。但即使沙士高峰期,中國都遠遠沒有採取如今天這樣的防疫措施。日本也已經有近10宗確診個案,甚至有本地人感染,但也未見有內地或香港這樣的防疫措施。

不要誤會,我不是說這些防疫措施多餘。安全,沒有人嫌多,問題是這些安全是有代價的。內地各城市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猶如「死城」,除了工廠因為春節而停工,本來應該是消費高峰的春節,餐飲、旅遊、娛樂等所有服務業一片死寂。現在,國家已經宣佈將假期延長至2月9日,學校2月24日前不復課。這些措施,是賭疫情可以在短短幾天內受控。因為大家必須認識到,這些極端的防疫措施,是不可能持續的。現在除了農業和個別醫護相關的工廠以外,各種生產活動和服務業全面停頓,如果持續多半個月、一個月,可能嗎?全民不幹活,錢從何來?大量工廠和服務業企業,繼續停工下去,誰發工資?這些企業的債券還要還錢嗎?銀行還如何向企業討債?

如果這種極端的防疫措施,不能在短短幾日內剎住疫情,可以肯定,國家一定要放鬆措施,轉為採取一些可持續的防疫措施。縱觀其他國家,也鮮有採取如此大範圍的封鎖措施來防疫。中國今天採取的防疫措施,似乎是在應對死亡率極高的疫情一般。

至於香港,也有人提出全面「封關」防疫。實際上,我理解香港現在已是「封關」,因為內地旅行團停了、自由行團了,只有親屬團聚、商務往來可以來港。所謂的全面「封關」,難道是要連香港人也不准回港嗎?這顯然是不可行的。香港是香港人的家,就算有病,怎能不讓人歸家?《基本法》第31條訂明,「香港居民有旅行和出入境的自由」。如果特區政府真的連香港人也不准出入境,我相信是抵觸《基本法》和《香港人權法案條例》,屬違憲的。

現在內地及香港採取的極端防疫措施,會帶來新的問題。即使未來一周疫情受控了,但不可能杜絕,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肯定還是存在的。那麼到時候防疫措施一放鬆,例如解除「封城」措施,會不會引起新的恐慌?會不會帶來二次爆發?如果疫情未受控就不得不放鬆防疫措施,這種反覆折騰的防疫措施會否進一步打擊管治信心?這些都是未來一兩周面臨的風險。

總而言之,治什麼病用什麼藥,用藥過猛不見得是好事。美國這個冬季流感大爆發,已經有1300萬人感染6600人死亡,曾幾何時見哪個美國城市祭出全面封鎖的手段?如果疫情發展是長期的,長期的封鎖,恐怕不用病毒殺人,人類自己就把自己搞死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或許有人擔心檢討報告最後會作出問責,要求負責處理疫情的一些高官「人頭落地」。正如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所言,相關檢討工作並不針對任何官員,只是要更好準備和應對下個疾病大流行的來臨,畢竟香港在這次疫情病歿已有逾1.3萬人。當局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就過去三年抗疫工作逐個環節檢視,切實汲取經驗,將有助日後安渡另一個危機。

    戴慶成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