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文:勿教建制在假兩難中找未來

2020-05-04
陳凱文
學研社成員、福山智庫研究員、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5-04 at 09.35.41.jpeg

如無意外,立法會選舉將於今年九月舉行,非建制派決意搶攻功能組別,藉此取得過半議席。資深媒體人郭金鋒疑似撰文,聲稱幾個月後的立法會隨時迎來一場憲制危機,因而提出「建制泛民未來怎樣走下去」的疑問。

延伸閱讀:

郭金鋒:建制泛民未來怎樣走下去?

其實,立法會內務委員會在非建制派拉布之下,至今尚未選出主席,令立法會無法正常運作,引來港澳辦和中聯辦接連發表談話譴責,還因此而引來了中聯辦是否根據《基本法》第22條第二款設立的爭論,以及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聶德權事後平調的事件。換言之,憲制危機在香港早已是進行式,而不是未來式。

很明顯,非建制派已經用行動證明,他們即使不用取得立法會過半議席,亦能使到立法會幾近癱瘓,正如他們有辦法透過暴力衝擊,影響社會正常運作一樣。在此情況下,我們不去談建制泛民現在應該怎麼辦,而去談什麼未來,本身就是有點不切實際。

當然,現在的難題不談談未來,既可能是無計可施,亦可能樂見其亂,更可能是借着談論所謂的未來,預設一些莫名其妙的前提,從而帶出一些弦外之音。例如:D不DQ議員、廿三條立法、處理疫情和挽救經濟,其實可以並行不悖,作者偏要把這幾件事,說成需要有所取捨一樣。在邏輯學中,這一種排中律的誤用,被稱之為假兩難(false dilemma)。

另一個有趣的假兩難,便是作者認為「建制派總不能老是試著討好中央、討好政府,又想拿到選票」。這句說話預設了三個前提:一是暗示建制派支持中央和港府,其動機是「討好」;二是暗示建制派過去老是試著討好中央和港府;三是暗示「討好中央和港府」便不能「拿到選票」。短短一句說話,便同時醜化了中央、港府和建制派,不少非建制派的文宣,都沒有此等攻擊力。

更有趣的是,作者除了巧妙地利用假兩難外,還學了非建制派最擅長的虛構民意。如作者在文中,便大談「市民期望」建制派和非建制派怎樣怎樣,又大談坊間不少評論員和政客的某些建議和做法,「都不是香港人樂見」,試問作者又有量化數據,證明這些看法不是作者的個人見解,而是能夠反映香港市民的意見呢?沒有,一點也沒有。

至於作者在文中,反問中央應否「有權用盡」,把民主黨主席胡志偉的質疑挪為己用,亦是十分別緻。其實作者也知道,中央對港的管治權十分之大,但是中央又曾幾何時「有權用盡」?假如真的是「有權用盡」,香港自去年修例風波起,便不時爆發間歇性騷亂,全國人大常委會為何不引用《基本法》第18(4)條,宣布香港進入緊急狀態呢?

由此可見,這篇文章在表面上,似乎是為建制和泛民思考未來前路,暗地裡則蘊含着大量偽命題、假兩難及失實陳述。如此一來,便引伸一個更加耐人尋味的問題:作者意圖利用一堆錯誤資訊,誘導建制派思考一堆偽命題及假兩難,其真正目的又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或者只有作者本人知道答案。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事先張揚的「立法會好聲音」音樂會,基於社會觀感「現時不宜舉行」而宣布取消。這是合適的決定,也證明社會輿論發揮了監督作用,但願部分心有不甘的議員捫心自問,代議士的本職和正業是甚麼?這不是說不可以公開獻藝,甚至藉演唱為公益籌款,但十幾名議員齊齊化身歌手明星,猶如藝員名伶,這稱「跨界」明顯是過了界,失了分寸也有損本份,何其不智!

    沙千山  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