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不切實際的是政府而不是市民

2020-06-09
吳桐山
學研社研究員、時事評論員
 
AAA

CX1.jpg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市民期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個案不再出現,是不切實際。這句話我十分認同,早在2月的時候我已經說過,只要氣溫上升殺不死疫情,也就是「天不收病毒」,那麼我們就要適應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但袁國勇這句話的對象是「市民」,我倒認為,對象應該是「政府」才對。現在不是市民要求風險為零,而是各國政府要求風險為零,才能解除包括出入境限制在內的防疫措施,而這是不切實際的。

香港現在的疫情,風險固然尚存,但總體可控吧。什麼限聚令、出入境限制的措施,我認為是到了解除的時候。但我早就斷言,這次全球就防疫採取的眾多措施當中,對內的措施容易撤銷、但出入境限制措施就極難撤銷。或者說:會比所有人預料的更難撤銷。

眼下全球不少地方,疫情已經受控。不說香港,澳門、台灣已經持續約60日沒有新增本土病例,但兩地的民眾,仍然要受到出入境限制措施的影響。新西蘭最新公佈基於疫情受控,國內所有防疫措施都取消,唯獨出入境限制會維持。

我一向認為,這次疫情影響最大的,不是疫情本身,而是封關鎖國。因為封閉容易,要重開就十分難。首先,開關需要相互,你自己疫情受控沒有用,也要其他地方受控,才能重開,這背後更牽涉發雜的政治角力問題;其次,如果自己內部防疫衛生工作沒有做好,導致有人染病,衛生工作的責任更多在境內民眾,但如果是外來病例傳入本土,政府面臨的政治壓力極大。

但我也一早說過,這些封關鎖國措施,其實有機會被法律挑戰。因為無論是《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還是本港《基本法》,都將「出入境自由」視作基本人權,在其他國家亦然。政府在沒有證據證明公民的出入境會帶來明顯的疫情挑戰的時候,憑什麼長期限制一項基本人權呢?這的確是一個問題。現在全球疫情分化,美國、巴西、印度、俄羅斯這些國家比較嚴重,但其他很多地區疫情都已明顯受控,封關防疫受挑戰只是遲早的事情。

英國本週起對大部分入境者實施14日自我隔離,就被英國三間航空公司威脅採取法律行動,質疑對來自感染率低於英國的歐盟國家實施隔離檢疫是不合邏輯及不合理的。同樣道理,香港特區政府現在仍然對內地、澳門、台灣這些新冠病毒感染率明顯低於香港的地方實施回港強制檢疫,同樣是不合邏輯和侵犯基本人權的。

解除出入境限制才算有效防控

新冠疫情之後,哪個國家會率先解除出入境限制,對世界其他地方敞開大門呢?這個問題撲朔迷離,但十分關鍵。疫情率先爆發的中國,雖然率先控制住了疫情,但對外限制一直比其他國家嚴格得多,相反歐洲多國雖然疫情較後爆發,但卻先於中國解除對外限制。在中美大國之爭的背景下,中國堅持開放來爭取國際支持,但沒有人員流動的開放談不上開放。對於香港、澳門、新加坡這些細小開放性經濟體而言,開關更是存在的根本。一個不開關的香港能叫自由港嗎?人員流動是資金流動、貨物流動的基礎,如果某一個地方,你永遠不能去或者去的成本極高,你會把自己的錢投資到那裡嗎?

從更大的角度而言,防疫是一項綜合工程,目的從控制人員流動、檢疫、公眾衛生、追蹤、治療等各方面,將整體的疫情風險降低至可控,不可能是零。誰敢放鬆人員流動,正好說明對自身的檢疫、公眾衛生、追蹤、治療的機制有足夠信心,可以抵禦外來人員流動帶來的風險,到那個時候,你才可以說有能力防控新冠病毒。否則,用切斷人員流動的方式來防控病毒,無異於吃砒霜治流感,說明不了你能治。

今次新冠疫情影響最深遠的地方,是全世界都認同了——封關是一項防疫措施。這個改變影響比疫情本身深遠得多。首先,只要大家認同封關防疫,今後封關恐怕會陸續有來,稍有風吹草動就先封為敬;其次,全球人員流動自由大減,令全球化不可逆轉地倒退,將會令大國之間的矛盾激化,出現誤判、訴諸武力的機會大增。這些惡果,世人很快要面對。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現時黑碼的生成已經十分簡單,點擊三幾下手機已經可以搞掂,只要操作過一次已經上手,實在無需誇大其難度。對於部分拒絕學習新事物的長者,被時代淘汰乃必然,社會不能遷就太多

    待內地與海外往來完全復常,黑碼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無需港人去「成功爭取」。

    吳桐山  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