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鋒:Uber終極敗訴 政府冷待礙創科發展

2020-09-10
甘文鋒
香港青年新創見副會長
 
AAA

e1f853ed-5bd9-4076-a433-aa6fcb055aa5.jpg

Uber於2014年進軍香港,成為首個網約車服務供應商,因其方便及富靈活性,本港已有四分一人登記成為Uber用戶,而在疫情期間,亦有更多人加入成為司機,希望可以找到額外收入幫補家計。可惜政府始終未有立法規管網約車,警方更在2017年放蛇假扮乘客,28名司機被裁定「駕駛汽車以作出租或取酬載客用途」罪成被判罰款,其中24人上訴至終審法院,日前卻終極敗訴,除非政府願意立例為網約車開綠燈,否則之後所有Uber司機都只能非法經營。

現時香港約有1.4萬名活躍的Uber的司機,若往後警方嚴格執行打壓和起訴Uber司機,在香港失業率因疫情等原因已高於6%的情況下,這些司機如果失去這份工作,似乎在短期內難以重投入勞動市場,他們的家庭將會面對更大壓力。而另一方面,數以百萬計的Uber用家,日後亦可以失去了一個出行選擇,相信他們會因政府的不作為而更進一步反對現屆政府。

相較之下,内地的網約車服務已成大勢,全國各地也相繼出台了各種法律法規,在規範發展的同時方便群衆出行,促進就業。在内地,網約車早已合法化。但反觀香港政府只會重申利用汽車非法載客取酬的行為違法,卻沒有想去完善法規與時並進,為合法法網約車做任何準備,除了令Uber一直在灰色地帶經營,也更難吸引其他網約車公司進軍香港市場,缺乏競爭下最終受害的卻是市民大眾。

那麼,阻止Uber進入香港市場最大的阻力是甚麼呢?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是同業競爭者,即是的士司機。 但實際上,大部分的士司機也只不過是「打工仔」,開Uber還是開的士,對他們來説其實影響不大。甚至Uber可以提供多一個平台給市民約車,的士司機也會受惠。現時看來,阻力最大其實是墨守成規的特區政府,不做不錯已經成為官員的心魔。

政府擬批出「優質」專營的士牌,卻不見得市民有多受落,上屆立法會已終止審議《專營的士服務條例草案》。建制派議員已放風不支持重新審議,計劃很有機會胎死腹中。其實只要細看,就明白所謂「優質」的士只是換湯不換藥,對改善的士服務的幫助相當有限,更加不能替代Uber的共享概念。

香港近年在創新科技產業發展上一直落後,缺少拿得出手的科技企業,政府因沒有積極支持大疆及My Car,令香港失去了他們而飽受詬病。現時港府應主動出擊構建有利於創科企業的營商環境,甚至提供誘因,吸引一眾新興企業來港駐紮,為本地專材提供就業機會。Uber數月前曾拋出橄欖枝,提出將亞太區總部遷至香港,並在港建立科研及工程,而前提是當局須研究立法規管汽車共乘服務。可惜港府對此卻一直不聞不問,Uber其後亦宣布擱置搬遷計劃。這大好的機遇也遭白白浪費,確是令人質疑政府是否有心推動新經濟發展,只希望政府迷途知返,不要一而再再而三放棄面前的大好機會。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