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數據:香港檢疫真難 拷問公德

2020-09-14
 
AAA

a1.jpg

圖1 香港社交媒體 「全民檢測」議題關注度和輿情結構變化情況(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a2.jpg

圖2 參與檢測人數變化與香港社交媒體對檢測非政治化議題關注度比較(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a3.jpg

圖3 香港社交媒體對政府三大全民性質抗疫紓困措施的輿情規模與結構比較(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a1.jpg

圖4 香港社交媒體有關「健康碼」討論佔全民檢測話題比例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香港「普及檢測計劃」最終有180萬人接受檢測,佔七百萬總人口不到三成,「全民檢測」難副其實。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發現,儘管檢測開始後,政治紛爭逐漸走弱,輿論氛圍回歸理性,但還是未能調動起多數市民的參與意願,除了缺乏實際激勵的主因,也是港人公德心不足的反映。

計劃公佈之後,有關全民檢測的政治化炒作愈演愈烈,並在檢測開始前達到最高點。不過,檢測正式啟動之後,由於各項環節運作正常,親身參與檢測的市民予以正面評價,尤其是多位「隱形病人」因檢測被及時發現,故9月1日以來香港社交媒體涉及政治化檢測的關注度呈現波動式下行趨勢(如圖1)。數據顯示,港府和有關方面在檢測期間的扎實工作,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因前期政治化炒作造成的社會顧慮和誤解,對檢測的整體輿論氛圍回歸理性。

然而,政治化炒作的退潮、輿論氛圍的回歸理性,並未有力提升此次檢測的普及性和覆蓋性。數據顯示,預約或接受檢測的市民人數,在檢測前5日一度呈現出「低開高走」的積極趨勢,此後卻持續下滑。與上述態勢一致的,是香港社交媒體對檢測非政治化(即專業性)議題的關注度走勢。有市民自認未接觸過高危群體,覺得沒必要參加檢測;有市民質疑採樣操作手法,擔心結果不準確;還有人認為全球疫情嚴峻,單憑此次檢測並不能消除香港疫情隱患,因而意義不大。這種心態,不但是造成此次檢測不如預期的原因,更是許多港人把檢測政治化、對檢測不信任、對政府推動檢測的善意不領情的結果。在社會撕裂的狀態下,港人的公德心嚴重缺失,「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道德風氣已經失落。

最關鍵的因素是,官方稱此次檢測的價值在於「主動找出隱形病人(傳播鏈)」,以「公德心」動員市民參加,缺乏實際激勵和誘因。數據顯示,疫情發生以來,特區政府組織了三大「全民性」抗疫紓困措施,此次全民檢測的關注度雖然最高,但實際參與人數最低、政治化炒作的比例也最高(如圖3)。可見,無論是「派錢」還是「派口罩」,只要有實際激勵,就可以調動起市民積極性,但此次檢測缺乏這種誘因,也是輿論最為詬病的一點。

例如,不少市民表示參與全民檢測的意義不大,因為檢測結果即便是陰性,也不能作為申請「健康碼」或豁免跨境強制隔離的憑證。如圖4所示,當港府在檢測前就確認此次檢測和「健康碼」無關後,相關討論立即下降,而在檢測開始後,只要出現有專家建議檢測與「健康碼」掛鈎的言論,市民的訴求就立刻高漲起來。合理推測,如果當初檢測能和「健康碼」或跨境安排配套銜接,可能會吸引到更多市民參與。

不容否認,在內地支援隊和核酸檢測機構的大力協助下,港府和各方面為此次檢測下了很大功夫,確保檢測順利進行。但「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此次檢測啟動前的政治紛爭、配套不足和缺少誘因,暴露出港府的治理短板。面對今後的「健康碼」、兩地通關以及疫苗接種等後續工作,治港團隊如何汲取此次全民檢測的經驗和教訓?值得思考。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