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茵:新界遼闊土地沒有盡用 永續研究下2030遠景淪空談

2020-11-06
林家茵
地產代理
 
AAA

12233.jpg

新界土地遼闊,核心地帶發展成熟,但邊境位置已開發的地方仍然很少,缺乏交通配套下,租金自然較平,好友近年從市區遷入沙頭角租住村屋,筆者早前驅車到訪,再一同轉往元朗市中心用膳,沿途公路筆直,兩側只有村屋、工地和貨倉,見到遠處深圳高聳入雲的大廈,這才意識到深港兩地「一水之隔」有多近。港府一直強調要覓地、造地,可是回歸多年來,香港仍視邊境為禁區,抱住閒人免進的態度,令近年釋放出來的2,000多公頃邊境禁區土地依舊荒蕪一片。當局如能善用這些土地資源,加快新界北發展,落實基建先行方針,不用等明日大嶼,已能大大紓緩短中期的住屋需求,同時帶動本港經濟從衰退中重新上力。

近年人口增長放緩,本已嚴峻的住屋需求卻仍舊與日俱增,相對「隔涉」的新界北鄉郊地區成為租客目標,友人也不諱言指租金水平是一大考慮。為甚麼這個情況會一直持續?其實自2012年起,港府分三階段將大約2,800公頃陸地邊境禁區縮減至約400公頃,惟釋出的2,400公頃土地,至今仍「得物無所用」。以今年8月開通啟用的蓮塘口岸為例,雖是港深之間第七個跨境陸路口岸,不過目前基本上只用來接駁香園圍公路,四周荒涼一片;即使是上世紀90年代初開通客運通關的落馬洲管制站,到2007年再開通鐵路管制站,位處本港境內的周邊地區至今仍絕少經濟活動,反觀過境後的福田已徹底發展成深圳新商業核心地帶,形成強烈對比。

新界北位處邊境,有大片土地位於原禁區範圍內,港府早於2015年展開研究《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已提出將新界北土地劃分成三個發展潛力地區,包括新田/落馬洲樞紐、新界北新市鎮(香園圍、坪輋、打鼓嶺、恐龍坑和皇后山)和文錦渡物流走廊。發展局去年9月才展開新田/落馬洲樞紐的可行性研究,惟事隔逾年至今仍未完成,局長黃偉綸早前書面答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時,稱明年初會就土地用途諮詢持份者,再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然後才爭取明年為另外兩個發展區展開規劃及工程研究。日復日、年復年的反複研究再研究,加上其他冗長程序,所謂「2030規劃遠景」恐怕到了2030年仍然只是「遠景」。

另外,《新界北初步研究》建議的兩個發展情境,容納人口達到25至35萬,同樣建議新田/落馬洲樞紐的發展,由北環綫和擬議新田站帶動。可惜的是,雖然港府早於2000年的《鐵路發展策略2000》已經重點提出北環綫,惟事隔14年後才正式敲定。原預計2018年動工,可惜運房局稍後又指需詳細評估走綫對具生態價值地區的影響,故工程時間表又要調整。直至2019年的施政報告,特首林鄭月娥雖有提及北環綫,卻依然未見實際時間表。基建先行是否只是一句口號而已?

黃偉綸在回覆中明言,新界北及明日大嶼並不是二選其一的方案,即無論明日大嶼是否可落實上馬,新界北及邊境區域發展也勢在必行。政府早已承認新界北各項基礎設施現有承受力所限制,必須闢設額外運輸、排污、供水和排水基礎設施,以應付新發展所需,當局事實上有很多工作可以同步進行,但欠缺執行力一向是政府「死症」。現時當局與其用盡方法要市民支持明日大嶼填海大計,不如全力開發已有的邊境土地資源,才是最腳踏實地的方法去回應社會造地建屋訴求。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關鍵爭議點在於政府要收回的這部分土地,對高爾夫球場的所謂「歷史價值」、日後舉辦賽事的影響是否屬於根本性的;否則,香港哥爾夫球會就是無理取鬧!至於球會本身,與其擔憂土地能否有效開發,替政府操心;不如關心一下自己。

    魏開星  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