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銳民:林鄭是可惡還是可悲?

2020-12-28
 
AAA

3233434.jpg 

近期香港全城罵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相比起反對派不滿《香港國安法》的嚴厲施行,建制派及各行各業代表罵她更凶。接着是傳聞四起,說什麼林鄭已被北京放棄,「特首戰」提前開打云云。

還有一組數字更堪玩味。有港媒拿林鄭與前幾任特首作比較,發現在她三年半治下,港府平均每年有12名AO(政務官,公認的香港精英)離職;而一直被認為難以相處的梁振英,五年任期內平均每年有10位AO辭官。至於曾蔭權則約11位,董建華更只有約九人。

於是,民主黨前黨主席劉慧卿總結說:「林鄭的性格惹人討厭,因為她總覺得自己最聰明、無人能及,什麼都懂,其他人是蠢材,包括政務官講話都不會被接受。」

林鄭受到全面攻擊,到底是因她可惡還是可悲呢?這要從每個人的政治立場去看。反對派當然覺得林鄭是北京在香港的全權代表,做什麼事都令他們討厭,攻擊林鄭實際上是攻擊北京。

至於老百姓則有口皆「悲」,因為林鄭領導的抗疫成績有目共睹,在中國大陸、澳門和台灣均相對抗疫成功下,唯獨香港每日仍有大量新增病例,死亡者累計數目愈來愈驚心動魄。

於是,林鄭已難以獲得建制派的無條件護航了。他們眼中的林鄭,已成為一位導致香港人叫苦連天的可悲人物。

然而,無論是可惡還是可悲,林鄭就是一個「生人勿近」(做事比較小心謹慎)的符號。

一個典型例子就是,本月初有線電視新聞部裁減約40人,引發中國組總辭及多名主管辭職抗議。

他們均嚴詞批評新任職的四名管理層,更紛紛爆出這「四人幫」的「醜聞」。

其中,在裁員後網上立即流傳一段有線新聞總監李臻專訪林鄭的片段。當中,林鄭指李臻的提問很「Mild(溫和)」,又形容他「很合作、很配合」,李臻尷尬地回應「會硬錚(尖銳)一些」。

黃絲傳媒人及一學者紛紛嘲諷李臻已變成看權貴臉色的媒體人,更直指李臻可能希望通過「投共」來為自己事業帶來突破。可能由於炮火實在太猛,李臻一直沒有回應這些批評。

我作為一名在新聞前線跑了30多年的香港老記者,而且快將退休了,相信對「李臻現象」應該還一點發言權,對於他受到的種種的攻擊,實在不吐不快。

其實,林鄭形容李臻的提問很溫和,是否因為她已是「生人勿近」,因此是一種無意的「靠害」(粵語,意即做使人受害的事)呢?還是她在重重壓力下,尤其是有太多令她透不過氣來的訪問,讓她感到終於有一种放松,因而作直率的對話呢?

這片段是在節目錄製中場休息時林鄭與李臻的閑談,不算正式訪談,後來被有心人公開了。我倒覺得,林鄭能夠放下警覺與李臻閑談本來是好事,令二人更能交心。

我不反對在行政、立法、司法的三權之外,有傳媒的「第四權」。傳媒要以獨立方式透過向受眾傳播信息與揭露社會陰暗面,進而發揮其對社會的影響力與監督政府施政。

然而在行使「第四權」時,尤其在邀請權貴作專訪時,是否一定要以不留情面的問題去刁難對方呢?當訪問變成吵架,根本問不出任何具新聞價值的東西,又是否算是一次成功的訪談?

在去年下半年修例風波愈演愈烈之際,香港電台女記者利君雅成為黑暴和黃絲的「英雄」(她是女記者,應是英雌),因她連番在星期二的特首行政會議前記者會上嚴詞質問林鄭,除了叫林鄭「講人話」,還有「林太,好多市民問你幾時死呀?」

對於黃絲和黑暴來說,林鄭被羞辱讓他們看得很開心,把利君雅封為「新聞女神」。

但如此訪問,最終得到了什麼?除了一場鬧劇,就只是北京的嚴厲應對。

相反,李臻訪問林鄭後,可能二人已交心了,其後在有線的香港國際財經台英文訪問中,林鄭忽然爆出了一段直至今仍有新聞價值的對話。

林鄭說:「坐在你面前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是沒有銀行提給她供服務。我是每天使用現金的,買所有東西,我有大量現金在家,因為政府支薪給我是用現金,我沒有銀行戶頭。(是否一開始你就沒有銀行戶頭?)當然不是。」她說,因為維護國家安全而受美國制裁,是她的榮幸。

林鄭的「自爆」,顯然不是李臻不留情面追問下得出的。我也相信,利君雅那樣的訪問只會令場面不歡而散,而非問出觀眾、聽眾及讀者想知道的新聞。

訪問是專業,不是做秀。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如今距離林鄭月娥離任日子不到一個月之際,要評價她的政績似乎有點早。或許要等十幾二十年後,歷史才能給林鄭一個客觀的評價。

    戴慶成  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