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正察:普及應用教育,實現未來教育構想

2021-01-29
政策‧正察
團結香港基金政策研究院
 
AAA

文: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鄧穎研、團結香港基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 郭凱傑

在過去一年,新冠肺炎令全球超過15億學子不斷面臨停課,香港的幼稚園及中、小學生全年面授日數都不足一百天,教師及學生均須在短時間內適應新的網上學習模式。然而,在挑戰的另一面也有機遇:教育模式的改變和進步在過去一年可以說是前所未見,更見推動學校與社會各個界別的合作。

近年來,不少教育學家都在提出各種對未來教育的構想,其中終身、實用、靈活的學習模式都是最常見的詞匯。去年9月,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發佈了題為《回到教育的未來:OECD的四種學校教育情境》(Back to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Four OECD Scenarios for Schooling)的報告。報告描述了四種可能出現的未來學校教育情境,包括學校的擴展,社會在育人方面的參與度增加,對多樣性及實驗的增加,以及正規及非正規學習之間的界限被打破。四種情境事實上並非必須擇一:它們一概帶出的訊息是,即使傳統的學校繼續存在,未來的教育亦不可能再停留於傳統學校的時間和空間局限內,必會更靈活化、多元化、數碼化、個人化、國際化。

WhatsApp Image 2021-01-29 at 12.16.09.jpeg 

就著全球疫情不斷反覆,各地師生更需靈活運用科技,在突破傳統學校課堂的時間和空間框架下學會如何學習。應用教育不能再被視為只有學術成績欠佳的學生才需進修的次等學科,而應被視為實現未來教育構想的重要一環。應用教育的核心是學以致用、實踐與理論並重,不是片面地偏重實踐技能而輕視理論知識,也不是單純地將教育變為職業培訓。 

世界經濟論壇(WEF)早在2016年已引述研究指出,超過65%的小學適齡學童在畢業之後都將從事現在還未存在的工種。有見及此,香港的教育制度需要緊貼社會並具前瞻性,為多元化的年輕人才提供全面及靈活的教育及出路。全球各地都在加速實現各種對未來教育的構想,香港的步伐也必須加快:我們不僅需要加強推廣各種創新的學習模式、STEM課程及教育科技,更需要一套整體的政策藍圖,以適應並引領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 

單憑傳統學術學科及學術學位,早已不足以應對不斷轉變的明日世界。團結香港基金早前在《應用教育》研究報告中提出,除了鼓勵商校合作、為學校及師生提供不同種類的資源外,政府更需要優化考評機制並提供更多元化、更靈活的應用學習機會,為修讀應用學科的中學生拓寬升學及就業道路,讓在職人士接受終身學習,引領本港教育的發展。

 

延伸閱讀
  • 教育對本港未來經濟發展至關重要。要建立一個具有競爭力,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庫,就需要政府、業界、院校等的持份者攜手合作促進多元人才發展,推動全民終身學習。香港必須重新構想教育制度, 才能迎接風起雲湧、瞬息萬變的新時代!

    政策‧正察  202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