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妮絲:電動車普及之路,香港篇(上)

2021-02-09
潘妮絲
股票分析師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2-08 at 17.21.53 (1).jpeg

特區政府在2020年內發布的《政府財政預算案》和《施政報告》提及會推出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停售傳統燃油私家車籌劃目標及更新《香港清新空氣藍圖》。臨近2月24日新一份《政府財政預算案》發布,本文分上下兩篇,上篇從市場、政策兩方向剖析香港電動車發展失敗的原因;下篇則以中國、挪威兩國為榜樣,分析兩國成功之處及其原因,並向特區政府提出建議作結。

香港的電動車市場特點包括︰國際知名汽車品牌尚未積極大規模推出電動車款、電動車價錢高企、銷量最好的電動車品牌Tesla的車主養車成本高昂及泊車和充電設施不足。先從各品牌的策略上看,以港人鍾愛的寶馬和平治為例,兩間公司都是在2020年中左右宣布一系列「電氣化」策略和措施,大意離不開五至十年間的銷售目標、電動車的款式和承諾對碳中和出一分力等。此前,雖有日產Leaf和豐田Prius等混合動力車款發售,但港人興趣始終不大。電動車款式不多也與廠商走高價路線有關。根據立法會文件,截至2020年5月底的一萬四千多輛電動私家車當中,有約7成的價格超過50萬元。

Tesla養車成本高昂,主要體現在保險費和維修費。曾有報導指,高昂的維修費或會令車主不再使Tesla,也令保險公司大幅調升保費。誠然,Tesla只是其中一個電動車品牌,但對電動車仍未真正普及的香港而言,Tesla的負面新聞確會影響港人對電動車的觀感。

香港車位不足的問題大家心中有數,故在此不贅。公共充電系統也發展緩慢,截至2020年10月底,全港有超過3,200個公共充電器,充電器對電動私家車的比例為一比五,比起業界人士認為的理想的一比一水平還有一定距離。

政策不足之處大致可歸納為充電器規劃緩慢、財政誘因不足、優待措施欠奉。充電器規劃方面,雖然政府在2011年列明,新建樓宇須為地下停車場的每個停車位配備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才獲寬免總樓面面積,但沒有規定全部須提供充電器,意味車主需自費安裝充電器才可為車輛充電。另外,政府對充電器規模的規劃非常保守,在2022年增建約1,800個充電器,規格還是「中速」充電器,而非類似Tesla Supercharger的高速充電器。如果香港要如部份國家般提出2040年禁售燃油車的願景,按運輸署2020年底的汽車登記數字,全港需要最少六十五萬個充電器。

財政誘因不足主要反映在首次登記稅寬免上限。政府在2017年將電動私家車的首次登記稅寬免封頂為97,500元(之前無上限),在價格大眾化的電動車車款不多的香港,無疑大削電動車的吸引力。

優待措施有很多種,外地常見的有優先行駛、減免道路使用費、豁免道路使用限制等、減免汽車渡輪費用等。香港目前沒有任何電動車優待措施。政府的解釋是目前道路收費是出於調節交通流量和減少塞車。順帶一提,香港也沒有限制燃油車的措施。

接下來的下篇會討論香港如何借鏡中國、挪威的電動車政策,並向特區政府提出建議。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只有商用與私人電動車推動策略雙管齊下,全面發展充電站網絡,再結合全面適切的換車資助政策,才能使本港的電動車生態圈健康發展。慢慢走上深圳的自給自足、良性循環電動車發展之路。

    袁順圍  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