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泛民」將迎來解脫

2021-04-19
袁文
智庫工作者、時事評論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4-19 at 09.57.58.jpeg

自從新的選舉制度出台以來,政界的一個熱議重點,就是泛民在新制度下應否參選的問題。觀乎現有的討論,不外乎兩種論點,一種認為泛民仍有參選空間,亦應該參選;另一種則認為泛民在新制度下參選已無意義。

筆者認為這些論點,沒有甚麼值得討論的空間。基本上,在新制度下,泛民的確還有參選空間,這也是有意留下的活路;至於要不要參選,卻是視乎參選者的具體政治理念與政綱,要留待當事人去思考,沒有太大討論意義。就此,不如討論更有趣的現實問題︰「泛民」未來會怎樣?與其問泛民未來應不應該「參選」,不如問未來參選的是否「泛民」。

「泛民」是香港獨特政治環境下所產生的一個政治陣營,也是一面政治旗幟。在討論「泛民主派」時,我們不應把支持「民主」作為「泛民主派」的定義,因為所謂「建制派」也在參與選舉、參與民主政治遊戲,也有支持政改方案,難以說他們(以及支持他們的選民)不支持「民主」。「泛民主派」的核心不是「民主」,而是「抗共」,或合起來說是「民主抗共」,他們口中的「民主」只是手段,「抗共」才是目標。這亦解釋了在2015年的政改方案討論時,為何他們堅拒中央政府提出的「八三一決定」,為何堅持要有「公民提名」才算是「真普選」。這一切言行的核心就是抗共。所以,以新選舉制度所貫徹的「愛國者治港」,已直接粉碎了泛民「抗共」的核心。(執筆之時,適逢得知楊岳橋譚文豪等人發出聯署信,呼籲解散公民黨,並謂「公民黨已經完成了歷史任務。」當中深意,與此處所論相去不遠。)

然而,「泛民」如今的困境也不是完全由新選舉制度所致。在2019年的反修例運動中,泛民的傳統力量(民主黨、公民黨)已明顯失去主導政治陣營的力量;運動過後,新興的本土抗爭派在非建制的政治陣營內,已有足夠的政治力量與傳統泛民分庭抗禮。這種情況在2020年的所謂「初選」過程中更表露無遺,傳統泛民不但未有能力主導,更要去到「扮激進」以求生存的地步;到去年九月決定議會去留時,更要以「民調」工具作為下台階。當一個政黨失去主導民意的力量,其已距離消亡不遠,這是一個現實的政治問題。如今看來,稍為諷制的是,過去選舉所採用的「比例代表制」,鼓勵小眾新興政治力量的發展,是導致泛民分裂的助因;但當現在改為有利中間理性力量的「雙議席雙票制」時,泛民已經無力再戰。

如今要關心的問題是,「泛民」如果不再存在,是否代表「非建制」力量潰散?非也。「泛民」不再,但非建制的政治力量仍在,一來選民基礎難以被目前的「建制」完全吸納;二來,個別人士(尤其是那些剛剛參政的)仍有可以改轅易幟的機會。現在與其值得討論「泛民」應否參選,不如直接討論這些力量如何訂立新路線,以新旗幟,擺脫「泛民」舊有的詛咒,重新爭取選民的支持。

泛民由於「抗共」的本質,在過去一直以「爭取民主」為最大的政治本錢,使其一直處於「永逐」《基本法》第四十五、六十八條的狀態。作為香港過半的民意代表,泛民在過去二十年間未能成功為香港帶來健康的政制改革,反在2019年時作出政治賭博,令香港人隨其行差踏錯。如今「泛民」將在其「民主抗共」的流轉中消散,昔日活在其中的人也應得到解脫。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對於香港新的政治環境和選舉生態,非建制派顯然並未能適應,心底裡仍然是排抗新的選舉制度,但同時,完善後的選舉制度,絕不可能是「一時」之制,將會一直沿用並成為香港政制發展的「新路徑」,這意味拒絕接受新選制,不只是缺席一屆的選舉,而是永遠隔絕於香港選舉之路,這樣政黨就沒有再存在的需要和意義。非建制派如果接連拒絕參加新的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意思已經非常明確,就是「永別選舉」,這樣其成員就要思考出路問題,不想選的可留下,想選的化整為零,劃清界線,丟掉包袱,輕裝上陣,似乎是唯一出路。

    韓成科  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