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聚嶺南》以大學為橋樑促進港深兩地創新生態協同發展

2021-06-16
 
AAA

 19.jpg


作者:嶺南大學研究生院研究員康宇揚博士

中央政府與2019年2月頒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旨在將大灣區建成另一個矽谷。香港與深圳的協同發展因兩座城市的特殊地位而備受矚目。港深兩地僅一河之隔,但社會經濟結構卻大不相同。本文基於嶺大學者2020年發表的文章,介紹大學在促進兩地科創合作方面的特殊作用。

兩座城市中,香港在產業環境及大學科研能力上更勝一籌,而深圳則擁有更全面的產業供應鏈,更好對接內地市場。在2021年QS世界前一百所大學排名中,五間香港公立大學位列其中,深圳高校無緣上榜。但香港本地工業基礎薄弱,研發支出佔GDP不足1%,而深圳近年來研發投入佔GDP超過4.5%。由於認識到勞動密集產業的發展不可持續,深圳政府自21世紀初期便鼓勵產業創新,發展高科技產業,提出諸多促進政策。但深圳本地高校資源匱乏,在2000年前僅有深圳大學一所高校。過去二十年間,當地積極於國內外高校合作,其中不乏香港高校,在深圳設立分校或研究院。通過這些分校/研究院,香港的研究人員得以向深圳流動,促進產學研轉化。這些研究院也為香港學者提供了申請內地研究基金資助的渠道。此外,每年有許多來自各地的學生到香港求學,疫情前兩地便利的交通令這些學生有機會了解深圳,許多學生畢業後轉而選擇到深圳工作或創業。由於香港高校研發能力出眾,許多深圳企業選擇與香港高校合作,在香港設立研發中心,從而促成人才循環。

shutterstock_1083673271.jpg

然而兩地創新生態協同發展面臨許多挑戰。深圳過去四十年的高速發展依賴與各地移民提供的勞動力,但日益高企的房價正在切斷這一重要支柱。高昂的房租令人才與企業難以負擔,紛紛出走其他城市,損害城市的持續發展。香港高校的科研環境也因政府投入不足而逐漸惡化。經費不足導致大學無法匹配足夠的行政與技術人員,研究者需要身兼數職無法專注於科學研究,長此以往將損害香港高校的研究質量與影響力。兩地青年間的溝通更是受到一系列社會事件影響,因此縱然兩地發展結構互補,但合作始終有限。香港想要在大灣區發展中增強獨特優勢,需加大對大學的資源投入,保障科研環境。同時可鼓勵大學同內地合作,利用內地產業優勢,促成協同發展。

*本文基於Kang, Y., & Jiang, J. (2020). Revisiting the innovation systems of cross-border cities: the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and cross-boundary cooperation in Hong Kong and Shenzhen.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42(2), 213-22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