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立:香港有人口普查亦有寵物普查

2021-07-07
張卓立
自由身媒體及戲劇工作者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7-07 at 10.58.31.jpeg

由香港政府統計處負責的香港人口普查展開了。這個自1961年起,每十年進行一次的大型統計項目,已經進入一甲子了,每一次統計結果都反映了許多標誌性數字,有部份還是趣味十足,引人探究一番,讓大家透視香港社會的成長和轉變。

香港人多、車多,建築物又多又密,已是眾所周知,但居住在繁嚣都市的,還有陪伴人類的寵物。既然有人口普查,當然也有寵物普查。政府統計處也有為香港的貓狗進行統計,最近一次是2018年。當年結果顯示,全港有超過24萬個住戶有飼養貓或狗,佔所有住戶9%左右,受飼養的貓狗數目,狗有22萬隻,貓少一些,有18萬隻,貓狗合共40萬隻。

香港在1950年訂立《貓狗條例》,立法本意是針對狂犬病的傳播,規管畜養貓狗。數十年以來,社會對飼養貓狗的心態,隨著市民生活和知識水平提高,出現很大轉變。以前人們養狗,是為了看家護院,養貓是為了治鼠,當年幼稚園課文也說:「貓捕鼠,狗看家。」可是到了現在,貓狗成為許多主人的寵兒。全港貓狗都有40萬隻,還沒算上兔子、龜等常見寵物,怎樣使寵物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也受到關注。人們需要公園舒展身心,寵物舒展身心的需要也得到關顧,所以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在各區建設了50個狗公園/寵物公園,讓主人和寵物有機會在戶外玩樂,不過仍然有寵物的主人反映地方不足,看來還有改善空間。

政府的統計也了解過棄養貓狗的數目及原因,當中得出,全港有超過10萬戶曾經考慮棄養貓狗,當中有8成受訪者指考慮棄養是來自寵物的原因,包括家中地方不足、寵物吠聲、破壞傢俱等等,其次才是經濟原因。近年政府和愛護動物組織都呼籲市民養寵物對要三思,要付出愛心和耐性照顧牠們一生,「愛護寵物」成為公益團體推行公共教育的課題。

 

作者電郵: cheung_cheuk_lap@hotmail.com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相信很多人一聽到三年零八個月這個名字,都會聯想這是抗日戰爭時香港被日軍佔領以及統治的時期。在香港淪陷之前,其實港英政府曾經作出頑強的抵抗,令到日軍本來打算以一星期就攻陷香港的計劃,被守軍硬拖至十八天才攻陷,後世稱為「十八日戰爭」。本文旨在述說香港義勇軍可歌可泣保家衞國的事蹟。它的組成來自香港不同種族居民,規模雖小,卻發揮強大作用,甚至在戰後被港英政府公布御賜「皇家」榮銜。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