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數據:民意海嘯 重創香港防疫

2022-01-10
 
AAA

 08bc99ea-a08d-4d74-95a5-00c8e55837cf.jpg

A.jpg

圖1 疫情爆發至今香港社交媒體涉疫輿情佔總體聲量比例與周新增確診人數按周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B.jpg

圖2 香港社交媒體本次疫情爆發主要關注點分佈(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中評社香港1月10日電/由機組人員豁免檢疫引發的香港第五波本土疫情持續惡化,變種病毒奧密克戎(Omicron)已經多鏈條、多群組傳播四散。然而,就在香港特區政府日前緊急收緊社交距離之際,又有政商“生日宴事件”因有染疫者參與而被爆出,數十位港府官員與立法會議員被強制到竹篙灣接受隔離。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發現,本輪疫情爆發後,港人對政府防疫表現不滿情緒出現大幅反彈,並在高官生日宴爆出後飆漲。社交媒體上網民情緒激烈,批評港府不僅放任原有防疫漏洞視而不見,高官更不顧防疫要求帶頭聚會,卻讓全體市民承擔“疫爆”後果。此外,本輪疫情還暴露出港府在追蹤、強檢措施的不少問題,也暴露出港府對疫情防護著實輕心,而今民意海嘯已經形成,無論是防控疫情還是管治威信,都面臨更嚴峻形勢。

奧密克戎殺入香港社區,多宗不明源頭個案爆出,檢測範圍持續擴大,一時間香港社會又回到了全民抗疫模式。如圖1所示,第五波疫情的快速擴散,將“香港已經戰勝新冠疫情”的幻想戳破,香港社交媒體涉疫輿情佔比從兩年內低點明顯反彈。但如圖2所示,關注度抬升,最主要是受“生日宴事件”刺激,說明港人不僅對這次危機“後知後覺”,而且對於疫情或防疫要求都日漸麻木。

C.jpg

圖3 近三波本地疫情發生後香港社交媒體對政府防疫表現負面情緒七日滾動升幅比較(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本輪疫情來自返港機組人員源頭清晰,而機組人員恰是港府不顧專家民間極力反對堅持給予寬鬆、非閉環式檢疫待遇,且多次出現回社區後確診警訊的一頭碩大“灰犀牛”。如圖3所示,香港社交媒體對政府防疫不滿情緒,在本輪疫情爆發後暴增兩倍,與第三波疫情相若。香港民憤之強烈,完全在意料之中。不少民眾提到此次疫情爆發與第三波存在諸多相似之處——都源於政府對所謂“豁免檢疫人士”管理不善、對巨大漏洞視而不見,此前專家、民間均反復提醒政府取消機組豁免待遇或加強閉環管理,港府卻振振有辭,並未完善原有制度,僅指望航空公司和機組成員“自律”,最終導致本地疫情爆發。

而“生日宴事件”消息爆出輿論嘩然,民憤更是一夜暴增超6倍,達到了前所未有之高度。大量網民嘲諷港府“昨是今非”,表面上義正言辭要市民理解關閉晚間堂食是“防疫需要”,卻私下在防疫關鍵時期參加百人聚會,更有個別官員不戴口罩、不掃安心出行,社會觀感極差,進而令大量網民發出“只許高官派對,不許百姓堂食”的感慨。與此同時,之前曾痛批國泰要為員工行為負責的特首,卻在百人宴事件爆發後又稱自己“不為每一個官員行為負責”,也被民眾批為雙重標準,甚至認為港府縱容國泰、無視防疫漏洞才是“罪魁禍首”。儘管特首事後又下令嚴查,但民間既定印象已成,幾乎於事無補。

D.jpg

圖4 香港社交媒體對高官聚會關注點分佈(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值得注意的是,官員疫下聚會被發現存在違例行為,亦不是首次。2021年7月,已有3名紀律部隊高官赴會所聚會受罰,有受處分者又被發現在這次宴會現身,且未依規使用“安心出行”,成為眾矢之的。如圖5所示,民眾對此次關注度、不滿情緒明顯較前次更強。有網民怒批問責制度形同虛設,以至於政界充滿官官相護,絲毫未意識到身為“治港者”不僅不做表率,反而做出負面示範,對今後防疫乃至施政都將造成影響,足見事件對於整體管治公信力的重創。

E.jpg

圖5 香港社交媒體對2021年7月與2022年1月官員聚會事件日均關注度與日均負面情緒對比(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本地疫情來襲,除了“生日宴事件”之外,港人最關心的就是政府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擴大“疫苗氣泡”兩項措施,但相較於過去類似措施往往能得到不少市民理解或無奈接受,由於本輪疫情肇始於政府防疫漏洞已經成為社會共識,故大量港人產生了“你的鍋為何由我來背”的怨恨情緒。

  以擴大“疫苗氣泡”為例,去年12月政府籌備通關時已有類似政策預告,當時反對情緒並無明顯上升。反而是近期因機組豁免檢疫漏洞爆疫後,才出現明顯增長(如圖6)。但另一方面,從疫苗接種人數來看,新接種(第一針)人數甚至出現明顯增長,可見市民並非對政府“谷針”反感,而是將對政府放任防疫漏洞的不滿,轉移到所有港府防疫政策措施。

同理,港府緊急宣佈禁止晚市堂食後,不僅徹底打亂餐飲業新春晚宴訂單,導致整個行業再度進入寒冬,也引起不少港人膝跳反射式決定趕在7日規定生效前,紛紛湧入全城各家餐廳堂食以享受“最後的瘋狂”,反而增加了群聚染疫風險。由此可見,港府不顧各方反復勸告、提醒對機組人員疏於管理,最終釀成本地疫情,在全社會各行業都產生了“代人受過”的委屈心態,對後續防疫措施能否有效執行,打上一個巨大的問號。

f.jpg

圖6 2021年12月至今香港社交媒體“疫苗氣泡”負面情緒與新接種第一針疫苗人數按周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而作為港人眼中的“蟻穴”,屢遭質疑的機組人員豁免檢疫政策成為最受關注的焦點之一。事實上,機組通過豁免檢疫安排走漏病毒亦非首次。去年11月時已出現超過3名機組人員在返回社區後才被確診,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關於機組豁免檢疫的存廢討論,但在航空業界遊說之下,港府也堅稱“空運具社會價值”力保豁免檢測。而此次空少違規外出導致社區傳染、空姐與家人同住將病毒傳出,雖然政府以“訓斥”航空公司的方式推卸責任,但所有不滿都指向政府對機組人員的“特殊待遇”,要求徹底取消相關豁免檢疫安排則成為絕對主流(如圖7)。

此外,第五波疫情的爆發,令港府在追蹤密接、封區檢測成效再度備受質疑。衛生署從12月30日追查確診空少到訪食肆食客,短期內找不齊密接者,還有眼尖網民點出衛生署翻查食肆信用卡記錄追查密接而非“安心出行”,感慨“安心出行”形同虛設。同時,港府近來四處封區檢測並劃定強制檢測群組,但多次封區檢測一無所獲,加上與事發餐廳衛生間相連的另一家餐廳未被列入強制檢測範圍等,亦引發對於強制檢測科學性和效果的質疑。

G.jpg

圖7 2021年11月與12月香港社交媒體支持取消機組豁免檢疫比例對比(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如圖8所示,此次疫情悄然進入社區,恰逢香港聖誕、元旦假期,而今年香港得益於之前疫情受控,大型音樂會、演唱會、餐會等跨年聚集性活動恢復舉辦、規模盛大,相關輿情佔比創下2018年以來最高。殊不知,港人這種“安全感”是建立在政府外防輸入漏洞下僥倖“清零”之上的,而這種長達近一年的“安全感”也讓許多市民對高強度防疫充斥疲態和抗拒心理,以至於輕忽奧密克戎病毒、對新一波疫情無所謂的言論氛圍再次瀰漫。而在“生日宴事件”爆出後,民眾短暫集中的注意力再次從防疫議題本身轉移,諸如封區檢測實踐中是否存在問題、爆疫後安心出行追蹤密接毫無作用,以及原本還在討論的機組7日酒店檢疫是否足夠等真正長遠影響防疫成敗的問題,又被政治口水淹沒。

h.jpg

中評智庫認為,回顧數波本地疫情爆發,都暴露出港府防疫制度在執行環節“最後100米”的重大疏漏,“生日宴事件”也再次暴露出管治團隊自上而下出現了麻痺情緒。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風險意識,防範和應對“黑天鵝”和“灰犀牛”。此次奧密克戎病毒通過檢疫漏洞進入香港社區,高官和議員帶頭聚會更牽出“房間裡的大象”,整個香港管治團隊防疫意識鬆懈缺乏危機感,代價不可謂不高昂!危機當前,只有政府有效有力控制疫情,社會各界充分理解配合,香港才能共同克服新一波疫情考驗,絕不能讓兩年多來的防疫成果付之東流!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延伸閱讀
  • 或許有人擔心檢討報告最後會作出問責,要求負責處理疫情的一些高官「人頭落地」。正如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所言,相關檢討工作並不針對任何官員,只是要更好準備和應對下個疾病大流行的來臨,畢竟香港在這次疫情病歿已有逾1.3萬人。當局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就過去三年抗疫工作逐個環節檢視,切實汲取經驗,將有助日後安渡另一個危機。

    戴慶成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