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茵:救餐飲業於水深火熱 放寬晚市堂食必須及時

2022-03-22
林家茵
地產代理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3-22 at 16.15.58.jpeg
第五波疫情令百業蕭條,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一(21日)宣佈暫緩全民強檢,預告疫情「如無反彈」將於4月21日逐步放寬限聚措施,當中包括允許食肆重開晚市堂食4人一檯,為餐飲業帶來一絲曙光。不過,救火須及時,已苟延殘喘的餐飲業界是否可以再捱多一個月?筆者認為當局應權衡利害,考慮更早開始恢復晚市堂食,或者可先開放晚上6時至8時作為第一步,循序漸進,這將有效減緩這一波疫情帶來的整體經濟衝擊,亦大大紓減市民已嚴重抗疫疲勞的負面情緒。

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餐飲業已屢被「開刀」,每檯限制人數減完再減,營業時間又一再被勒令縮短,收入銳減是理所當然;雖然一些商場食肆租戶也曾獲租金寬減,但水電人工雜費甚至食品來貨價格等經營成本仍然要準時奉上,政府支援僅屬杯水車薪,「顧得頭顧唔到腳」。

大量小店食肆已捱不下去陸續結業,即使背後有大財團支援的連鎖店同樣每「燒銀紙」。假如看到月蝕七位數,如何財雄勢大都不會想做蝕本生意,即使不結業也絕對會考慮縮減規模精簡人手。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早前就曾表示,已有3,000多間食肆停業,400間食肆結業,預料至少6萬名員工短期失業。

此外,食肆不提供晚市,港人下班後只能拖着疲憊身軀回家,然後吃草草買回來的兩餸飯,令近日入夜後市面冷清得嚇人,其他商舖都只能縮短營業時間甚至停業,慳得就慳,這是本地消費模式的連鎖效應。在這模式下,任何人情緒也不會好,任何商戶也只能在吊命,這時大家最需要的是一些喘息空間。

政府指疫情高峰期已過,專家估計可能已有350萬港人曾經染疫,目前九成港人已打第一針,長者疫苗接種率亦不斷上升,特首甚至預告4月1日放寬禁飛令,種種跡象都顯示香港已有足夠條件盡速放寬晚市堂食措施。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早前曾發表研究報告,指港府多項限制社交距離的措施皆有其作用,例如限制同檯食客人數,確實可降低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Rt)29%至47%,惟獨禁晚市堂食,對降低即時有效繁殖率「並無影響」(did not have an effect)。在全民強檢暫緩下,要飲食業界多捱整整一個月,實在沒有太大必要,亦會令業界流血不止。

筆者相信,如果當局堅持一個月後始重新開放晚市堂食4人一檯,並要分三階段放寬,即最快5月才可8人一檯兼營業至午夜12時,只會有更多食肆及商戶捱不住而結業收場。這代表有更多打工仔加入失業大軍行列,失業率再度升穿6%也不足為奇,屆時「報復式消費」未必會出現,反而申領各項短中期甚至長期政府援助津貼的數字將劇增,徒添社會成本。

毋須專家解釋,大家都已清楚明白疫情有多嚴峻;同樣不必專家分析,如此嚴厲防疫限制將對社會經濟造成多大衝擊。商戶落閘滿街吉舖,本地市況已遠超經濟寒冬時期,盡早放寬晚市堂食,實為重啟經濟民生的關鍵一步。防疫措施「辣度」要調控得宜,在疫情回穩漸漸向下之階段,中間必須有一點「甜」,作為心理緩衝、喘息空間。只要疫苗通行證繼續嚴格執行,重開晚市風險着實不大,對整個抗疫工作更是好處多於壞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縱觀現在內地的餐飲業,美食確實是多種多樣。無論是美食種類,用餐環境,還是點單新穎等方面來說,內地的美食與世界其他各地相比,毫不遜色。那麼,香港餐飲業有甚麼可改進的?

    邱帆  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