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豪:強制普及快測可作為抗疫新路徑

2022-04-01
陳志豪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副主席、青研香港召集人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4-01 at 12.16.12.jpeg

特區政府近日透過愛國社團招募了逾萬名義工包裝抗疫物資,並宣佈將於本週末開始挨門逐户派發,目標是在一星期內完成派發工作,展現出難得一見的高效率,也為之後可能更大規模的動員和物資派發工作積累經驗。筆者認為,鑒於快速抗原測試劑的準確性已經得到普遍認可,特區政府可借全民派發防疫包的契機,推動「全民快速檢測」,加快實現「動態清零」。

事實上,在特區政府推出「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後,市民經已普遍使用自我快速測試劑,加上在中央的大力供應下,現時市面上的快速測試劑可謂十分充足,價格亦經已回落,而特區政府向全港市民派發的抗疫包內,共有20個快速測試劑,可供三人家庭連續使用約一星期。可以說,推行「全民快速檢測」的物質條件和技術條件經已足夠,特區政府可發出行政命令,要求所有人必須在指明時段內進行若干次數的快速測試,並呈報快測結果;如果結果呈陽性,就必須上報並接受隔離,並以各區陽性個案比例評估傳播風險的指標,在重點區域推行封區強檢,令抗疫工作更加精準。此外,透過快測找出更多的陽性確診個案,亦有助於減少日後「全民核酸檢測」的規模,增加「全民核酸檢測」的可行性及減低成本。

另一方面,政府早前經已公佈放寬防疫限制的「路線圖」,自4月21日起分3階段放寬現有防疫措施,屆時絕大部分「表列處所」可以重開,但不少商戶仍擔憂,一旦疫情有反彈,將再度被迫停業。為了取得防疫和經濟之間的平衡,「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政府屆時可考慮容許有關處所繼續開放,但可要求進入該處所的人士必須即場先進行快速抗原測試並呈陰性。或許有人會認為耗費10至15分鐘進行快測是「擾民」,但在非常時期,總算是保住民生處所再不用「一刀切」被迫停業,並讓商戶和市民有選擇的餘地,也算是一條抗疫新路徑。

抗疫兩年有餘,各界向特區政府提過很多建議,當中不少有意義的方案都被政府以「有難度」為由婉拒,但其實都是「非不能也,實不為也」。例如,政府近日終於接受外界建議,在圍封強檢期間為未接種疫苗的長者及殘疾人士登記,並進行上門接種。任何有助實現「動態清零」的可行方案都值得嘗試,最關鍵的是特區政府必須有採取一切方式戰勝疫情的決心。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