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彌昌:低吹沙--香港身份認同與人心回歸的新階段

2022-07-04
袁彌昌
香港大學政治及與公共行政學系榮譽講師
 
AAA

shutterstock_2140772133.jpg

近日,香港民意研究所(下稱民研)公布「一國兩制25周年中期民情總結」之「市民身分認同感總結」民調結果,筆者以評論員身分出席該發布會,是項調查由1997年8月開始每半年進行一次,最新一輪調查於5月31日至6月5日進行。由於訪問對象是18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故此「香港人」身份評分和排行最高,基本上是常態。

儘管如此,是次調查中,「中華民族一分子」的認同感、「中國人」的重要性,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認同感和重要性,均錄得顯著升幅;相比之下,「香港人」的認同感及重要性創出2017年6月以來新低,令人意識到一股新的潮流和民意正在形成,有如強風雖不至於把沙子吹起,沙子卻慢慢地在腳邊不斷流動的「低吹沙」(drifting sand)現象。

沒有民調誰遭殃?
大家可能也知道,這個香港市民身份認同調查,正是那個要求市民選擇自己是「香港人」或「中國人」,一直以來被北京和建制派認為是在「搞分化」的民調。不過,假如沒有這種較政治敏感的民調,又怎能捕捉到細微的民心轉向以至民心向背呢?比起那些不痛不癢、只講求政治正確的民調,民研這個民調確實能夠捕捉到那些對能見度無明顯影響,但潛藏在底下的政治與民心「低吹沙」,這正是執政者和社會所需要的。就結果而論,中央及特區政府亦有必要繼續關注民調往後的結果,以了解其人心回歸工作的成效,並制訂更適合香港「人心回歸」的政策。

這一輪民調的最重要發現,在於市民的「中國人」認同感及重要性均創2018年12月以來新高,實際上等於擺脫了自反修例風波以來的低迷局面,開始重拾升軌(認同程度由5.74上升到6.52分(10分滿分);「香港人」則從同期的8.57回落至7.77分),這對於仍處於「止暴制亂」的政治路線與管治模式、在人心回歸工程上尚未「發功」 的中央及特區政府來說,無疑是一次很大的鼓舞。

中央未發功已收復部分失地
筆者在會上嘗試對此作出解釋,指出現時民主運動陷入低潮,要離開香港的人已「走得七七八八」,留下來的人則需要調整心態,令身份認同出現改變。

不過,民研按年齡組別分析後,得出了一個更清晰的畫面:導致「中國人」認同感重拾升軌的關鍵,在於30至49歲組別自稱為「中國人」的比率,由2020年前半年的5%,急升至今年前半年的17%;而該組別同期間自稱為「香港人」的比率,則由61%跌至40%。

走出政治都市的陰霾
於有限資料下,筆者只能夠分析在移民潮下,留下的30歲或以上港人正經歷人生的「收成期」,傾向以「搵食」 為重,較着眼經濟和退休生活。他們雖不一定在中資公司工作,或與大陸有直接聯繫,但其工作很大程度是與中國有關的;在此大環境下,特別對於那些經濟上較為敏感的市民,可能會直接影響其身份認同。換個角度來看,即使這年齡組別的人留港只因為香港是個國際金融中心,能提供工作機會,但其實仍反映出目前香港是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在身份認同上要有一定看法才可在此地立足。

即使筆者早已知道在30至49歲組別中,「藍絲」的數目比想像中多,但最初看到數據時也有些詫異。假如我們還記得,在2019年以前,以經濟誘因帶動人心回歸,一向都被視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那時候經濟誘因能直接影響身份認同,幾乎是一種理所當然,因此中央才認定香港存在「深層次矛盾」,令這策略一直都不奏效。

2019年以後,一切皆變成了政治掛帥,特別是反對北京的人經此一役後,認定港人恨透了中國,北京將永遠翻不了盤,甚至單純地認為留港的人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只是將真實想法隱藏起來,「工具性」地留港工作,絕對不會買中共的帳,更遑論會出現身份認同上的轉變。

然而,這次民調結果正是對這種將一切絕對化的做法的一記當頭棒喝。一方面,政治上本來就沒有一成不變的事,一切皆是動態的,認為人心永恆不變更是不切實際,因而筆者在會上提出「大家不可輕易覺得(中共的)人心政策一定會失敗」。另一方面,香港本質上是個國際金融中心,人們無論作為市民或投資者,都有一定追求穩定的傾向,且不說將社會穩定與經濟表現掛鈎是相當常識性的理解。此外,當一個人到了一定的人生階段,當經濟條件改變,例如已置業,身份認同感會出現轉向,實際上也是十分平常的事。現在看見不少人因多種的執着而形成盲點,最後造成誤判,卻是需要警惕的。

shutterstock_2015268710 (1).jpg

年輕一代安身立命的抉擇
民調中另一值得大家留意的重要數據,是最新自稱為「中國人」的總體比率為18%,但在18至29歲的受訪者中, 該比率卻只有2%,與其他年齡組別有明顯差距。這一點令筆者擔心,中央將認定年輕一代放棄「中國人」身份認同的趨勢已是不可逆轉,繼而採取放棄這一代的做法。事實上,這年齡層的人口本來就不多,北京日後只需多鼓勵內地生來港升學,該斷層是不難填補的,當然另一前提是北京須確保它能夠保住現時還是幼童和兒童的新一代,令未來青少年得以建立國民身份認同感。

對於留港的年輕一代,其實已面臨一個安身立命的十字路口:他們固然仍可選擇移民,但選擇留下的就須放棄以往那種排他性的「香港人」身份認同,爭取國家對他們的理解,否則可能會被放棄。因而新一屆政府在促進國民身份認同的大局上,面對曾經「反叛」的年輕一代的策略是「放棄」抑或「拉攏」,將影響香港今後的走向,值得社會留意。

一種混合身份的重構
事實上,無論是現實抑或是民調結果也好,均指向一種混合身份的重構:可以是「中國的香港人」,也可以是「 香港的中國人」,悉隨尊便,這樣才足以保持香港的獨特性和多元性,避免全盤中國化,筆者想這應該是央視在回歸25周年前夕播出講本土情懷、講溫情的《獅子山下的故事》的原因。而另一呼之欲出的啟示,就是香港必須保住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否則將無以提供足夠經濟誘因以影響身份認同、帶動人心回歸。既然國家主席習近平說他心繫香港、香港發展一直牽動他的心,且看他若來港的話會有什麼重大舉措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明報》 

延伸閱讀
  • 特區政府對於英國等國通過舉辦所謂「香港媒體自由」活動,肆意就香港特區保障包括新聞自由在內的權利和自由的情況大放厥詞和汙衊抹黑,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特區政府強烈譴責及反對有不同海外機構和媒體就涉及黎智英的相關案件所採取的執法行動及法律程式,作出誤導言論和抹黑,認為有關言論是對香港特區內部事務和香港特區法院行使獨立審判權「作出公然的政治干預」。

    楊莉珊  2023-09-29